读书会
当前位置: 首页  读书会  学社活动
若有若无,眸而得之——记春夏学期系列读书会之《庄子》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3-23 点击数:224
       2016年3月15日晚8点30分,第三场春夏学期系列读书会在西3-214举行。读书会由哲学系何善蒙教授举办,参与的同学分别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
       本场读书继续阅读《庄子集注》第十二篇《天地》,采取同学领读的方式。在阅读一遍原文后,同学们各抒己见,谈谈自己对原文理解。在此章中庄子讲述了一个象罔得珠的故事,故事说的是黄帝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对此,释文解释道,“知者以神索之,离朱索之形影矣,喫诟索之声闻矣,是以愈索而愈远也。象罔者,若有形,若无形,故曰眸而得之。即形求之不得,去形求之亦不得也。”为什么知者、离朱、喫诟与象罔会有不同的结果呢?因为前三者都是以一种“索”的状态去求珠的,都带有极其强烈的目的性,而象罔则是以眸而得之,对此,何老师解释道,“当‘眸’作为功能的时候,意味着此时是自然而然地‘看见’了,而非是刻意去寻找的结果。”
       那么,为什么道家会反对带有目的性的去做事呢?道理显而易见,当人们的目的性非常明确时,自然而然产生自我与世界的隔离的后果,这显然是对道的背离。“道”在道家看来,无疑是一种自我和外在世界融为一体,从而到达相一致和谐的状态。因此,道家崇尚的是一种“若有若无”的状态,即外在世界对于自我而言,并非完全的异己,也并非完全的同一,而是“即寂而动,即动而寂,无为有为,有为无为,有无一时,动寂相即”的,而这最终的目的不过是在于消解人心中那种与世界相隔离与区分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