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者沙龙
当前位置: 首页  青年学者沙龙  学社活动
浙大东方论坛•青年学者讲座系列第一讲——人性、战争与罪责的交织,解读奥斯卡获奖影片《朗读者》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院 发布时间:2009-04-02 点击数:644
3月31日晚,紫金港国际会议中心138人潮涌动,座无虚席。来自不同学科的青年学者坐而论道,共同为大家解读奥斯卡获奖影片《朗读者》。作为浙大东方论坛•青年学者讲座系列第一讲和浙大清源学社的第一次讲座报告,此次活动吸引了包括《百家讲坛》“人气教师”段怀清副教授在内的5位浙大青年学者。
 “女主人公Hanna为何认罪,为何自杀?Hanna写信给Michael,Michael为什么没有回她?”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了这场“视听宴席”。《朗读者》是一部关于“爱情”、“人性”、“战争”和“罪责”的影片,是一部将个体历史融入到时代记忆的叙事片,其中包含了许多深刻的生命、价值命题。
  不同老师从各自学科背景出发,阐述了各自对影片的理解和心得。“‘爱’、‘知识’和‘生命’是贯穿整部影片的三个关键词”,教育学院李艳副教授首先对影片的主体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爱是成就知识和生命的前提,要爱人而不能伤害人这是影片内含的文本意义。”

  段怀清副教授站在历史真相的高度对男主角及其情感谈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历史真相应当是复杂的,当公共的“历史记忆”放置到“个人记忆”(个人层面)中,历史就变得复杂起来。男主角经历了前期“青春记忆”(快乐记忆)到后期的“创伤记忆”,这也是其道德意识不断觉醒的过程。当男女主人公恋情从纯粹的快乐安置到一定社会语境中时,个体的快乐就不再纯粹,个体的历史也不再是‘非黑即白’式的简单叙事。”
  来自传媒学院的卢小雁副教授则从影视传播视角对影片文本进行解读。他认为“影片是由三个镜头组成的,三个阶段各成体系,共同营造了影片的经典。”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便是Michael试图对Hanna进行“思想改造”的细节,在Michael看来关于罪的承认和宽恕是良知的底线,而Hanna显然更看重Michael对她的感情。“这种矛盾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女主角最后以自杀方式结束生命。”
  话音刚落,法学院副教授胡铭老师说道“该影片是一部罪与罚的“教科书”,里面涉及了许多法律本体问题,这和原著作者为法学院教授密不可分。”法的公平性是相对的,法律的执行更多在其操作层面,“正如本片的女主人公,大家认为她到底有没有罪?”沉思余久,现场有三分之一同学举手表示赞同。“这说明影片涉及的法理问题较为复杂,这涉及到不同时代的法律能否适用并执行于现行行为,当法律穿越时空时罪犯又怎样界定?”这些问题都引起了现场同学的沉思。

  在师生互动环节,场下“观众”气氛热烈,同学们纷纷举手提问。“在选择尊严和生命时,Hanna为何做出出人意料的决断?”“影片的主题是否充满了赎罪色彩?”“真相与规则之间是否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各位老师分别从自身知识结构和个人感悟出发对问题一一做了精彩点评。
 据悉,此次活动由浙大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由浙大清源学社承办。“浙大东方论坛是学校的经典讲座项目,此次活动邀请不同学科的青年学者加盟有利于思维碰撞和创新,相信这种全新模式的讲座系列会越办越好”,“主持人”管理学院副教授寿涌毅介绍道。(记者:郑恩)
 
社会科学研究院
2009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