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点”,一九七七;高考,“我”的回忆——浙大东方论坛青年学者系列第三讲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05-20浏览次数:957

 
  继“解读《朗读者》”“山寨现象面面谈”之后,浙大东方论坛•青年学者系列讲座于2009年5月19日在国际会议中心138,再度开讲。本次讲座由新近电影《高考1977》而发,参与讨论的不仅有参加过77、78年高考的校长助理罗卫东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沈坚教授、管理学院副院长吴晓波教授,还有代表90年代参加了新时代高考的传媒学院副教授卢小雁老师,现场讲座主持人哲学系章雪富教授同时也代表了80年代参加高考的一辈引导并参与了讨论。
 
·同样的经历,不一样的感受
      讲座的第一个阶段,各位老师分别回忆了他们关于高考最深刻的经历与记忆。沈坚老师从“符号”和“个人感受”两个层面回忆了高考:高考作为一种符号,是国家状况的一个拐点,也是国家转折的报春花,同时这个符号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发生着变位——从期望变成负担和桎梏;从个人感受忆起,身份社会背景对77高考的影响、当时中学老师无私的辅导在沈坚老师的回忆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迹。吴晓波老师不仅回忆了与沈坚老师类似的复习、参考经历,更拿出当年大学的照片,与在场的听众分享他们那段美好的青葱岁月。一听到清源学社要讲高考,便激动不已的罗卫东老师也带来了他自己极具特色的人生转折经历——无论是因对乡村淳朴的眷恋而不愿读大学遭到父亲的毒打,还是上学离家那天全村人站在山路上为他送行,抑或是入学后那些“荒诞”的经历,罗老师用他幽默的语言,将那些回忆重现,试图还原那个“令人神往”的年代。作为90年参加高考的后来人,卢小雁老师站在新一代的角度上,交流了他看过电影之后,那种可以感同身受的感觉,以未经历者的身份发出了对那个荒诞体制更多的思考与反思。
 
·关于“书的信念”;关于“知识的信仰”
      在回忆了不同感受之后,章雪富老师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并对嘉宾老师们发起提问,展开进一步、深层次的讨论。“在‘十年’期间,不知道高考会恢复的情况下,是什么让你们继续坚持读书?”“高考作为一个人一生的转折,人们对高考、对知识的渴求,希望通过读书、高考改变个人命运,这是否可以看成是一种由‘臣民’向‘公民’转变的渴求与预兆?”
     嘉宾老师虽然个人经历不同,但从他们的回忆里,都能体会到那个年代人们关于知识的渴求、对于书籍的如饥似渴:手抄本的书传来传去,一本书被传抄得不成样子;连夜排队买新到的“现代汉语词典”;图书馆是最常去的地方,书是生活中最爱不释手的物品。因为大家知道书可以带来知识,而知识在当时的年代是改变命运最得力的工具。
 
·高考、大学、人生的理想
      当忆及为什么要读书以及关于大学生活的思考的时候,“理想”是不可回避的词汇。虽然高考带有“工具主义”的色彩,但是,几位嘉宾老师还是相信,无论工具和手段是什么,他们始终保持着最单纯的理想,最执着的信念,虽然这些理想、信念会各有不同。
     面对同学的提问,老师们也给出了他们各自的建议。无论你的理想是什么,也许你会迷失,也许理想会暂时没有方向。但在如今的大学,当你有接触知识的可能,有学习机会的时候,要明白自己的兴趣、明白自己的追求,在兴趣和追求的引导下规划自己的生活,而绝不是随波逐流,被别人的选择操纵。
 
     此次活动由浙大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由浙大清源学社承办。青年学者组成的清源学社,将会继续发出关于这个社会、关于这个时代的不同“声音”。(学生记者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