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2日晚7点,“浙大东方论坛”青年学者沙龙之“江湖,一个乌托邦的所在”在紫金港校区国际会议中心138举行。主讲老师有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何善蒙老师、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吴铮强老师、人文学院古籍所副教授冯国栋老师,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陆敏珍老师主持了本次活动。许多历史系与哲学系的学生慕名而来,一睹青年学者们的风采。
讲座围绕“江湖是什么”、“江湖有什么”、“江湖为了什么”三条主线展开,三位老师各有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冯国栋老师首先阐释了“江湖”一词的最初含义及文化概念的演变。让人又爱又恨的江湖到底是什么?“江湖”最初指“三江五湖”,本是游侠的聚集之地,尚武风气浓厚,轻生重死,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江湖”一词由地理概念向文化概念转变,江湖变成独立于政体的第二社会。江湖的实质是自由,由此引导出江湖的四个特点:地理上的隐蔽性;政治上的独立性;有不同于庙堂的规则,行为上尚武;价值标准是“义”。
江湖何以称为“乌托邦的存在”?紧接着,吴铮强老师梳理了中国历史文化上侠客的发展脉络。他认为,金庸将琴、棋、书、画、哲学、禅宗等等文人情怀融入了江湖的世界,虚构了一个美好的乌托邦。而历史上真正的江湖与武侠的挂钩是在唐宋以后。从早期春秋的刺客、游侠,到汉魏的草莽英雄,再到宋代的武林好汉,到清末民国的七侠五义,侠客与江湖的内涵不断地发展变化。
何善蒙老师对于江湖的超现实性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越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就越想让它在虚拟的世界中实现,江湖正是这样一个必需的存在。它是文人编织的一个梦,构造的一个乌托邦,反映了文人们在现实世界中不敢表达的东西。
接下来,三位主讲老师又围绕陆敏珍老师提出的“无招胜有招”的武学概念、大漠、悬崖、寺观等常出现的武侠场景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何老师认为,武侠小说所描绘的武功大多来自佛、道,“无招胜有招”的武学概念与佛、道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冯老师认为武侠小说有两方面的作用:心里安全作用和心里补偿作用,塑造英雄扶弱的形象给读者以安全感,而大漠、悬崖等不常见的场景给读者创造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何老师和冯老师都认为跳入悬崖等情节经常出现,是为了制造停顿与转机,用这种叙事技巧推动故事发展,让人感觉峰回路转、荡气回肠。吴铮强则风趣地讲述了电影《东邪西毒》背后的故事和少林长拳的由来,留下更多空间让同学们自己思考。
在活动的自由提问环节,三位老师与在场同学们共同探讨了侠客地位的变化与历史发展的关系、江湖精神与魏晋玄学的异同等问题。现场气氛融洽,主讲老师和主持人见解独到,妙语如珠,引来阵阵掌声。
短短的两个小时,却令同学们获益匪浅,深感回味无穷,对江湖世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不再迷失于这似乎是无拘无束的天地之间......
本次活动由社会科学研究院、清源学社、澜天社共同承办。
(文/夏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