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开始,主持人梁君英老师通过对当前社会热点事件精彩的评述引入到了本次沙龙的主题“爱”,并延伸到“什么是爱”这个深刻问题。
三位老师根据各自专业知识分别对就有关爱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陈树林老师从生理学的角度阐述了爱的生理基础,“人的每一种感觉都有其化学物质基础,而爱的生理原因也是由身体内多种化学物质相互作用”,他提出,人要学会爱,首先必需学会爱自己的身体,因为只有保持个体健康的生理状态,才会有能力去爱他人。在回答同学如何处理爱与回馈的问题,陈老师说:“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有所不同,不该奢求付出的爱会有等价回报,如果这份爱让自己活得快乐,那么它就是有价值的。”
张萌老师从心理学角度给了我们不同的解答。她举了一个著名的吊桥实验(实验中的对象把恐惧害怕的生理反应误认为爱情),说明爱不单是人的机体反应,还涉及到人对它的趋向性选择,由此,她谈到自己的人生心得,“人需要悦纳自己,生活上遇到种种不如意,要把心理调节到一个积极稳定的状态,正确看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情绪变化”,简单的就是做到“睡得好,吃得香”。同时她也提到,人如果要追求发展,必定会承受一定的挫折,这似乎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
之后,苏宏斌老师引用了柏拉图对爱的一种解释,认为人生来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另一半,而爱便是这种追求自我完整,追求光明的旅途,他说“爱不是单纯的白纸,学会爱,就是学会丰富自己;爱要与外界交流,先去了解别人爱别人,最后才能完善自我,真正爱到自己”,他还讲到,完整塑造自我需要充分的自我了解,而它又需从爱你的人处才能获得。了解他人,继而发觉自我,爱便是其中理想开放的媒介。
整个活动因为梁君英老师和主讲老师们风趣幽默的讨论和台下观众积极的参与,气氛十分欢乐融洽,时不时泛出一片笑声。实际上有两个多小时的读书沙龙,却让人感到十分短暂意犹未尽。最后的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向老师们“发难”,老师们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同学所提出的问题。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跟着老师的脚步从“生”“心”“情”三方面去体悟“爱”,了解“爱自己”、“爱他人”的重要含义,老师们也感叹从学生那里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