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学社读书会活动之“古典学论坛”第二讲:《周易》与商周政体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4-19浏览次数:943

        2013年4月18日下午,由浙大各人文学科青年学者组成的“清源学社•古典学论坛”在西溪校区人文学院咖啡馆举行了第二讲。这次论坛由历史系的陶磊副教授主讲,主题是“《周易》与商周政体——‘有孚’的政治意涵”。陶老师以细致读解的方式,带我们走进了《周易》这部经典。论坛由哲学系的陈玮老师主持,浙江省社科院政治学所的李旭老师最后做了精彩评论。

    

      

         首先,陶老师谈到,“有孚”是《周易》卦爻辞中的高频词之一,其内涵除少数被理解为“有俘”之外,多数是做有信用讲,这是解释《周易》的学人大多认可的。信用是后来儒家的基本伦常之一,并且是关系到邦国能否成立的伦常。孔子有民无信不立的讲法。遵此基本认识,大致可以认为,在《周易》时代,信用问题是其时代最突出的问题,是作易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在《周易》中,任何其它德行均没有受到如此程度的关注。一种德行的提倡,多少能够反映那个时代的需求,《周易》独倡“有孚”,反映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状况,就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问题。陶老师认为,鉴于商周时代的政治体制的发展水平,《周易》之倡“有孚”,当与当时紧张的族群关系有很深的关联,而周人之能以小邦周颠覆天邑商,随后能够建立中国古代历时最长久的政权,都与处理族群关系中的这种理念有关。



        接着,陶老师探讨了关于商周政体的争议。一种主张本邦内行贵族共和、国人议政之制,邦国间行联盟之制;一种主张商周时代已是专制政体。但陶老师认为,自夏至周是以族群为单位的社会,至周代商,族群之数仍有近千。这样的总体社会发展程度,建立专制统治并不现实。从经济上看,夏商周的政体也难说是专制政体。但不是专制政体,并不意味着一定是贵族共和政体。《周易》中所反映的商后期到西周初年的政体状况是,抛开神权不谈,政治体制经历了从联盟体制向专制体制转变,后经过周代商,又最终确立联盟体制的过程。

        最后,陶老师指出,“有孚”所指向的决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对于神的崇敬与服从,本身是一种信用,是一种伦常。“有孚”更重要的意义体现在联盟的实践中,尤其是邦国与邦国间的互信关系,其对于联盟的运行是一个基础。《周易》是西周德礼政治文明与联盟政治体制的奠基之作。卦爻辞中的频繁出现的“有孚”,显示了周人对于方国联盟政体的肯定。卦爻辞中所透露出的信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后期至周初年的政体变迁状况。从纵向的角度看,商后期联盟体制开始向专制政体演变;从横向看,小人即庶民的地位开始提升。《周易》是一部蕴含了周人的文化理想的圣王经典。


        在讨论环节中,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的李旭老师做了深入点评,在座的师生就《周易》与史实的关联、“有孚”的意涵、“有孚”的发生机制、“有孚”作为一种德性与政制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陶老师也一一做了回应。通过这次论坛,大家对《周易》这部经典的政治意涵有了更为明晰的认识。

                                                                                                                    (文/林志猛  图/柳孟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