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滴滴了吗?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12-22浏览次数:540

       20151212日下午,浙江大学清源学社走出校园,走入社会,与杭州图书馆共同主办了题为“今天你滴滴了吗?打车软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沙龙活动。来自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宋华盛副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吴结兵副教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章燕副教授,以及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的章程博士受邀担任主讲嘉宾。


 宋华盛老师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网络租约车兴起的原因,他认为规范网络租约车,政府责任重大。政府的职责是在于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未来,政府应当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规范打车软件运营主体为乘客提供发票、依法纳税,如何补偿出租车公司前期作为行业进入壁垒所支付的牌照费等方面。

 章燕老师强调给予网络租约车行为背后的能量因素,特别强调了从消费者角度关注的问题。她指出网络租约车公司之所以出现当下的一系列行为,是因为其对消费者需求的解读。未来约车公司行为的变化也会随着消费者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相应调整,最终约车公司的发展前景决定权仍在市场。吴结兵老师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指出网络租约车借助互联网平台把闲散的、碎片化、闲置的需求和资源整合起来了,这是一种治理的创新思维,他认为,网络租约车是创新的事物,政府不能套用管制出租车的旧思维,应该拥有“互联网+”形势下的新思路。


 章程老师从法律角度分析了网络约租车的合法性问题。他认为,网络组约车的出现是优化资源配置必然结果,为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权益,规范网络租约车这个行业,政府要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政府要提供普法服务,帮助消费者明白网络约车行为存在的风险;最后,政府应尊重市场的价格调节机制。

 现场提问环节,观众就网络租约车的发展趋势,政府的职责范围、消费者的理性选择等问题与四位嘉宾进行了深入讨论。

本次活动是浙江大学清源学社与杭州市图书馆合作举办的第一场沙龙活动,旨在将浙江大学的年轻教师推向社会,面向公众,更好的服务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