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动员暨经验交流会顺利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1-13浏览次数:1427

         为更好的组织开展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切实提高申报质量,201618日,我校举行了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动员会,邀请国家社科基金评委黄祖辉、方一新教授,成功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青年教师陈虹向师生们分享经验。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邵清、副校长罗卫东出席并作动员讲话。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袁清对我校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情况及各类国家社科基金政策的变化和导向进行重点解读。外语学院梁君英教授主持会议。外语学院副院长马博森、教育学院副院长于可红、光华法学院副院长胡铭等出席了会议。



罗卫东副校长在动员会上表示,我校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已经进入“新常态”,立项数和立项率都稳定在一定的水平,说明我校申报立项的整体范式已基本成熟。他指出,浙江大学的学术发展,已经从原来的数字时代进入到当前的品质时代,最终将走向学术贡献时代。因此,申报项目应做到不忘初心,选题和研究内容既要关注重大现实问题,也要结合自身兴趣和研究优势。同时,罗卫东副校长也指出,每个学院都有责任引导年轻教师进入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的正确轨道上来,这不仅对教师的学术生涯有帮助,也是学院、学科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他希望各学院将申报指导环节做得更扎实一点,让更多有经验的专家参与进来,给予项目申报者更专业、细致的指导。


袁清副院长在会上通报了我校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立项情况,并结合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指南和申报通知的相关内容详细分析了今年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会上,袁清副院长还对成果文库、后期资助、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各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设立宗旨和申报途径进行了介绍,希望各位老师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提前谋划,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申报。袁清副院长希望各学院的申报组织工作可以做到如下三点:一是广泛动员组织申报;二是传授经验、组织评审;三是全程跟踪、注重细节。并要求各学院有针对性的组织相关老师申报国家社科规划办设立的各类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会议评委黄祖辉教授在会上为与会师生作了细致的辅导。他认为,项目设计是重要的学术能力训练,如何做好项目设计,关键是要回答好以下六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选(做)这个项目?二是,他人在这一项目(领域)上做的如何?三是,选(做)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什么? 四是,如何实现研究目的或目标? 五是,完成项目研究是否具有可行性? 六是,如何体现项目设计的亮点?黄祖辉教授还强调,项目申报要有“秒杀”效果,在题目设计、研究视角、方法应用、版面设计等方面既要有学术范式,也要有技巧。他认为,题目设计很重要,要达到让专家“一见钟情”的效果,就要小题大做,以小见大;既要有学术价值,又要有明确的问题指向。

 

方一新教授也从国家社科基金会议评委的角度,为与会师生提出了课题申报的众多注意事项及编写要点。他指出,首先,要注重选题的论述,选题要对国内外相关的学术史和研究动态进行梳理,还要突出其独到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他强调,研究现状的评述要客观、平实、面,避免为了凸现个人价值,有意压低前人的研究成果;对选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评述要注意恰如其分。其次,课题论证是课题设计的主体内容,要突出重点,也要注意思路、方法有无创新之处。最后,研究基础要扎实,前期成果很重要。

 

陈虹副教授在会上分享了她连续两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资助的心得体会。她认为,要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首先要适当调研,了解本学科申报背景与当年学术重点,确定合适的选题。其次要自我评估,要多审视自己申报课题的优势和劣势,优势要突出,劣势要尽量弥补。再次,初稿要多虚心请资深同行或专家帮忙审阅。最后,已申报成功的项目要认真完成,完成情况可能影响第二次申报,并要注重提前培育下一个项目,注重学术积累。

 

省社科联副主席邵清在会上做了总结发言。邵清副主席肯定了浙江大学对全省在国家社科基金平台上整体表现中做出的重大贡献,并对浙江大学专家学者在全省教师国家社科项目申报中的指导工作表示特别的感谢。邵清副主席希望今后浙江大学在国家基金项目的集聚上能有突出表现,形成学科或领域高地优势。。邵清副主席认为教师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三个关键点要注意:一是选题要选真问题,并与个人的学术积累结合起来;二是要多做论证和预审,多向专家请教,不能敝帚自珍;三是要注意一些技术性的问题,要博眼球、有亮点,注重形式上的细节。最后,邵清副主席提出希望浙江大学能够在扩大成果的影响力上起到带头作用,做好成果的学术宣传、在学术领域中形成话语权。


此次动员会由社会科学研究院、清源学社共同组织,众多有国家社科基金申报意向的师生及各学院科研管理工作者参加了动员会。在咨询环节中,各学院师生围绕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中遇到的问题与专家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专家的答疑解惑也令在场师生收获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