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31日晚,浙江大学清源学社有幸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阐释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张江教授为我校文科青年教师开展了一场以“阐释的公共性”为主题的讲座和座谈会。参会的座谈嘉宾还有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部主任赵培杰研究员、哲学部编辑莫斌老师等。
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清源学社社长、人文学院教授叶晔老师主持,来自我校文科院系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共同参与了本次讲座。
张江教授在阐释学研究方面成就斐然,尤其是他对“强制阐释”理论的解读和分析,获得国内外同行的热烈关注和讨论。本次讲座的主题“阐释的公共性”,展现了张教授对阐释学研究的新维度。张江教授用浅显易懂的故事和示例,耐心仔细地向与会者介绍了自己在阐释学领域的发现和研究,并表达了希望能和不同学科的学者一起讨论阐释学相关问题的愿望。
为了更好地说明阐释的定义和主要内容,张江教授利用赫尔墨斯作为宙斯传话人的例子进行了解释。阐释是理性主体的表达,传话人在向别人传话时涉及说话人、传话人、接受者等多主体、多项传达内容和领域,其中各主体的背景、理解、思考等都会影响最终的阐释效果。张江教授继而提出阐释是居间说话的观点,并进一步举文学研究和今古文经学之争的例子,就其进行了目的、路径等方面的区分。他强调在阐释学层面,人们对文本的理解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条为追求文本本来之真,一条则为借文本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思考。张江教授接着又从“阐”的字形、字义等角度入手,再次强调了阐释中的主体间性,介绍了中国本土阐释学资源的丰富及独特性。他认为立足本土理解,也可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其后,张教授提出了他对阐释学做出的三大“界定”:阐释是居间说话,阐释是为争取承认而斗争的过程,阐释是一种对确定性的追求。立足中国本土资源和思维模式思考阐释学问题会有很多新的发现。同时张教授也基于文本创造过程、创造者心理、大数理论等话题,就当前流行的阐释学理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其他学科领域的阐释学,应和文学阐释学分别开来。20世纪非确定性成为主流追求,在文艺理论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但阐释与此相反,它是居间说话,是对本意、确定性的追求。总体上从阐释的功能、目标、标准等方面来看,阐字意为向公众敞开大门,意味着主体间性,要制造公共空间,其本质是公共的,无公共则无阐可言,公共的交流与对话是中国阐释学与西方阐释学的根本区别(西方阐释学的本质为理解)。最后张教授还特意提到了教师上课的阐释学之道,教师向学生传达知识、自身的理解和可利用的方式时,具有公共性的阐释始终与责任相伴。
讲座结束后,与会教师纷纷表示获益匪浅,并就讲座中涉及到的对公共阐释的有效性、无文本的公共行为的阐释学问题、阐释学与确定性追求的关系等话题,进行了进一步提问,张教授作了耐心的回答。也有教师就自己的研究领域如政治哲学、教育学、环境管理等与阐释学的结合,向张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和不解。正如在场教师所说,张江教授善于运用例子和原理,以及一些大家都有所感同身受的事情,将他对阐释学的认识和研究娓娓道来,让没有这方面基础的人也可以对阐释学有初步理解,同时又使用解释、案例、反问等方法为大家答疑解惑。
在两个半小时热烈的学术氛围中,讲座圆满结束。不少青年教师意犹未尽,纷纷上前与张教授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