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动态  学社活动
清源学社“数字社科”系列活动之数字考古专场暨“走进”系列活动之走进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专场讲座顺利举行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7-08 点击数:201


76日下午,浙江大学清源学社“数字社科”系列活动之数字考古专场暨“走进”系列活动之走进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专场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一楼教育空间举行。本次活动由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刁常宇老师、考古与文博系副主任陈虹老师主讲,二人分别作了题为“文化数字化的探索与应用”“史前犯罪现场调查——石器微痕分析”的学术讲座。清源学社方恺社长、张政副社长、倪好副社长、管理学院盛峰老师、艺博馆陈亚飞老师等校内二十多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刁常宇老师从文化数字化的背景和我校的文物数字化工作两大方面展开“文化数字化的探索与应用”讲座。首先,刁老师讲述了文化数字化的背景,强调开展文物数字化工作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其次,刁老师结合自身科研经历介绍了我校文物数字化工作的缘起与发展,截止今日,我校已自主研发多项文物数字化技术以及设备,与22个省市区合作开展文物数字化工作,实现133个项目的全面数字化,数据积累达到250TB,成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肯定。最后,刁老师对我校文物数字化工作提出了未来展望,他希望我校能够抓住历史机遇,利用好相关政策以及学校多学科交叉的优势,承担好包括石窟寺数字化在内的文物数字化领域相关工作的责任与使命。

陈虹老师在“史前犯罪现场调查——石器微痕分析”讲座中,将对史前石器的微痕分析比作对史前犯罪现场的调查,用幽默风趣、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考古学中的小众科研领域——史前石器微痕研究。首先,陈老师指出,对史前时期的石器功能研究是了解史前人类生存方式、行为模式的重要途径,而石器微痕分析是其中重要的研究方法。随后,陈老师通过其科研团队开展的“以色列几何形细石器”“苏州五峰北磨制石器研究”等案例,生动形象地为大家介绍了微痕分析方法的运用。最后,陈老师从数字化角度提出了对其所在微痕实验室工作的未来展望,她希望能够通过数字化技术建立一个石器微痕数据库,并实现微痕的自动化比对与识别,从而推动我国石器微痕研究的发展。

  随后,在讲座的互动环节,在场师生积极向两位主讲人提问,并交流分享听讲后的个人感想,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在短短两个小时的讲座中,两位老师以丰富的工作案例、清晰生动的讲解,为大家介绍了文物数字化和石器微痕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与成果,启发师生们去思考数字化技术与考古学发展相结合的未来。参会师生不仅为两位主讲老师多年来坚持不懈、求真务实的科研工作所感动,在思想上也备受启发,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