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动态  学社活动
清源学社“数字社科”系列活动之生物信息治理专场——“数字化时代的生物遗传资源跨境流通与治理”主题研讨会顺利举行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3-14 点击数:129

         2022年3月9日,清源学社“数字社科”系列活动之生物信息治理专场——“数字化时代的生物遗传资源跨境流通与治理”主题研讨会紫金港校区举行。此次研讨会旨在通过跨学科的深度对话为推动实现全球资源可持续共享提供更多见解。研讨会清源学社副社长、公共管理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俞晗之老师主持,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铭、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李飞以及公共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吴超分别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就生物遗传资源的流通进行了深入探讨。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公共管理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等多个院系的师生参加。

        会上,来自生命科学学院的陈铭教授首先发言。陈铭教授指出,随着中国科研的迅速发展,在生物信息资源流通方面我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过去我国更多地使用他国供给的资源与数据现在我们需要更积极地思考如何在保护我资源的同时向世界安全地共享我们资源。对此,我们需要有深层次的政策保护全面的战略思考、风险评估。通过安全的、开放型的共享体系实现生物信息资源的可持续流通。

 


随后,来自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的李飞教授进行发言。李飞教授指出,在未来,共享是世界的主流。中国学者需要积极地参与到国际合作中,同时,在国际上推进符合中国文化的学术规则。李飞教授呼吁,在个人层面,我们应该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保障数据提供者的切实利益,尊重创造数据的人,在机构和国家层面,我们需要政策性的支持或资助去运营数据库建立和资源的流通。目前在国际公开的基因数据库中,超过1/4的数据贡献者为中国学者,但是我们在数据的管理和分享政策的制定方面仍然没有相应的发言权,而且还承受一定的指责,与我们的贡献并不相称。



        接着,公共管理学院的俞晗之研究员进行了题为“生物数字序列信息的全球治理”的主题发言,从研究背景、应用价值和全球治理需求、现有全球治理挑战与探索和未来发展方向四方面就话题进行了全面阐述。俞晗之老师不仅介绍了现有的几种针对实体生物遗传资源的全球治理机制和这一讨论在《生物多样性公约》框架下的最新进展,还提出了未来的两大全球治理发展路径:基于现有机制群的渐进改革路径和利用数字统摄性特征的优化路径。




        最后,来自公共管理学院的吴超老师具体分享了几种基于分布式计算的分层治理体系,包括联邦学习,多方安全计算,区块链和多智能体博弈定价技术。这一体系给全球治理思考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补充,通过对受限数据的保护,这种“数据可用而不可见“的新方式使得数据和资源能够实现不流通的前提下的集中利用



        在研讨会的总结和展望环节,会议主持人俞晗之老师现场参与研讨的师生表达了感谢,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起点,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学科间的交流,围绕相关研究议题开展深度合作。



图文:俞晗之、顾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