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学社青年学者沙龙系列活动之“‘拔尖’的陷阱”讲座顺利举行

发布者:吴添慧发布时间:2022-11-15浏览次数:366

1110日下午,浙江大学清源学社青年学者沙龙系列讲座暨教育学院青年教师联谊会“青椒汇”系列活动在教育学院107室举办。本次讲座有幸邀请了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全国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刘云杉教授进行了题为“拔尖的陷阱:优绩者如何被治理?”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青年教师联谊会、清源学社副社长何珊云老师主持,来自不同社科专业的师生参加了讲座与交流。

刘云杉教授基于教育社会学和高等教育学的多重专业视角,对长期以来的“拔尖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反思,重点探讨了“超前”与“超常”、“知识”与“能力”、“拔尖”与“创新”、“驯兽”与“反驯”等概念之间复杂的张力,揭示出优绩主义原则下的人才竞争与筛选机制可能最终陷入回避探险、害怕失败、压抑创新的“竞次”陷阱。

讲座一开始,刘教授从基础教育阶段普遍存在的超前学习和学业倦怠现象出发,指出多数超前学习者并非天赋异禀,而是以超前赢得优势。由于学习没有捷径,“抢跑”者并未真正学会学习,而是依靠反复操演、过度训练获得优势,其代价是学生兴趣和创造力的磨灭,早早注入了“打工人”的人格基因。她认为,这一问题的背后存在着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业减负、建构主义教学观与新自由主义影响下的学习资本化、教育产业化之间复杂的共生关系。在优绩主义主导的人才选拔机制下,考试仍旧主导着教学,校内减负、以学代教的改革举措迫使学业外包,学校地位下降,家长主义兴起,造就了“校内素质教育,校外应试教育”、“校外系统学习,校内体验成功”等畸形教育生态。

对于当下的教育改革,刘教授认为全球趋势中学习内容、学科边界被不断弱化,一般化学习成果被不断强调。一方面,用宽泛、含混的过程性评价取代当前以分层为主要功能的选拔性考试难以实现;另一方面,知识的边界、掌握的尺度完全被置换为相对位次,成为“能力”和“指标”之间可以被随时置换的中介。“教学计划、知识大纲被置换为考题精选、刷题,教师教学被置换为同伴参考书和学习策略。”她发现,无论是基础教育界还是高等教育界,所谓“优绩者”往往是那些通过掌握规则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赛道,不断刷新履历的“指标最强者”,其忙碌的表象背后实质上是一种失去内容的姿态或空转,用以掩盖专业知识、技能的匮乏。低阶的知识技能和高阶的思维能力并不能轻易分离。

刘教授认为,现在的“拔尖人才”培养以结果、标准为导向,是一种寻找确定答案的尾随性学习。这和“创新人才”培养所蕴含的不确定性和不怕失败的精神相违背。长此以往, 本应选拔“最好”的“竞优”机制就会落入筛选“最聪明”的“竞次”陷阱。但是,“拔尖”与“创新”也不必然是矛盾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培养过程中套路、习惯的训练和自然心智成长的关系。机械的重复会养成懒散的心智,只有把练习从纯粹的动词转变为动名词,学习者才会主动投身其中。正如杜威所说,恰当的练习是习惯和可塑性之间的平衡,能够培养心智的弹性和柔韧性。好的思维品质应当是虚心的,具有孩子般天真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最后,刘教授以“驯兽”与“反驯”总结了上述种种问题在大学培养中的表现。她用鲜活的案例向大家显示了“优绩者”们进入大学后面对真实问题和复杂问题时的不知所措,进一步阐释了“锤打”式的快知识学习和“电鳗”式的问题意识形成之间的区别,表达了对知识信息化、能力程序化、生涯履历化等问题的警惕与思考。

讲座结束后,刘云杉教授与现场的老师、同学们展开互动,就新自由主义学习经济对学校角色的影响,家长群体在减负政策执行中的作用,教育反思和批判之间的关系,习惯、套路和专家思维的养成等话题进行了深度讨论。主持人何珊云副教授表示,刘教授用大量精准的隐喻和丰富的视角深刻表征了当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断引起她强烈的共鸣,也激发了同学们的思考。希望将来能有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本次活动在轻松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