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东方论坛·思想与世界”第1讲 | 孙向晨:家哲学与自由问题
【主 讲】
孙向晨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主 持】
刘 东
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中西书院院长
【时 间】
2025年9月26日(周五)14:00
【地 点】
紫金港校区成均苑4幢100报告厅
【主 办】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
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讲座简介】
自近代以来,家与自由始终处于对峙状态。自由的基础是个体,而家的概念似乎包含着一种压制。黑格尔哲学的核心是自由问题,家被设定为伦理生活的第一个环节,肩负着个体自由的实现,在此“家”本质上与自由不再对立。但是,黑格尔对于“家”作为个体自由的弥补与实现的论述并不充分,我们需要借助以撒亚·伯林的理论,在黑格尔框架中植入伯林的自由论述,以显示个体与家之间复杂的辩证法:一方面显示个体之于家的依附与反叛,另一方面重视家的自在性及其对于个体的塑造。“家”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深刻反思,“个体”的理解就会存在缺失,精神分析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从“消极自由”看,恰是家给予“家庭成员”以“自由”,“个体”才得以独立,自由空间之于现代家庭具有重要意义。从“积极自由”看,最小自我的内涵需借由“家”来确立;通过“良知良能”给予“自我”以最小规定性,由此赋予“消极自由”以灵魂。个体是在“家”的根本性关系中建构起自我的;家的规范性给予一种最低限度的“积极自由”,在“家”这个最小化单位中建构自由根基;由此防止黑格尔所批评的康德式空洞化,同时反对黑格尔式在国家中实现自由的理想。
【主讲人简介】
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西方近代哲学、政治哲学、犹太-基督教哲学、法国哲学、汉语哲学等。主要著作:《论家:个体与亲亲》(2019)、《面对他者:莱维纳斯哲学思想研究》(2008)、《十七世纪形而上学》(合著,2006)等。
本场讲座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董氏东方文史哲研究奖励基金专项资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