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讲论现场
讲论现场

马丁•巴特勒:大银幕上的莎士比亚

日期: 2016-03-30 访问次数: 153

2016年3月24日晚,“浙大东方论坛”第184讲在紫金港校区蒙民伟楼138报告厅顺利举行。莎学大师、英国人文社科院院士、英国利兹大学英语学院教授马丁·巴特勒(Martin Butler)为浙大师生带来了主题为“巴特勒教授为你解读大银幕上的莎士比亚”的视听盛宴。本次讲座由浙大社会科学研究院与英国大使馆/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共同举办,也是后者所主办的“智慧课堂”系列演讲之一。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负责教育事务的执行长Fraser Deas主持本次讲座。

巴特勒教授首先展示了《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哈姆莱特》(Hamlet)、《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等著名莎剧所改编的电影剧照,依照时间顺序来说明莎士比亚由英国走向世界的历史沿革。莎士比亚的作品对于英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英国文艺界一片萧条的时期捍卫了英伦文化的地位。后由单一的舞台表演发展到在大荧幕等不同形式的媒体上进行传播,使莎士比亚的影响力扩展为全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受众群体中引发强烈反响。巴特勒教授称,“英国人希望莎士比亚是属于我们的,但事实上莎士比亚属于整个世界”。莎剧在某种程度上是多重元素混合的,因此,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共鸣,通过不同的解读方式发掘戏剧新的生命力,这也是为何在新媒体时代莎剧得以不断推陈出新。

随后,巴特勒教授以两段电影片段为例,细致地说明了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拍摄的电影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改动与阐释。第一段视频是选自《亨利五世》(Henry Ⅴ),展示的是亨利五世受到法国王子言语上的挑衅之后,对自己的士兵部属发表演讲,鼓舞其斗志,迎战法军。影片将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亨利五世塑造为一名器宇轩昂且、威风凛凛的统帅形象,他长于谋略、口才出众,善于利用雄辩激昂的言词将自己的情绪传递给手下的士兵,从而形成万众一心的气势。巴特勒教授指出,这样的改编符合二战的历史背景下,统帅与士兵团结一心、共同作战的整体关系,也体现了那样的战争环境中所需要的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亨利五世》被多次翻拍,每部翻拍的电影都反映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战争的态度。第二段片段来自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作为一部现代版的影片,其中多处情节的改动都带有现代元素,如社交派对、高楼大厦等,将故事的背景置于与原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之中。此外,影片中所表现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各自家族之间的分歧,不再是原著中世代延续的深仇,而是将矛盾归结于社会等级等因素,使冲突易于为现代人所理解。通过对原著内容的改编,使莎剧为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所接受,与当下的关注点相契合。两部改编电影都体现了莎士比亚戏剧永恒的价值,作为一名世界级的大师,其创作的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共通性与普遍性,与时俱进的阐释与改进发掘了莎剧新的内涵。

最后,巴特勒教授总结道,不同时代下莎士比亚戏剧被人所接受的方式可能会有所变化,但改编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对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不断注入的新元素也成为莎剧历经400年仍持久不衰的原因。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地举手发言,争先恐后地抢夺提问的机会。同学们就“莎士比亚为何能够脱颖而出成为英国的标志”,“现代化的语言对于莎剧融入现代社会是否有必要”,“我们怎样在当今世界再造一位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怎样通过语言塑造了英国人的身份”,“英国人在莎剧诞生前后对英语的感觉有何不同”等问题向巴特勒教授发问,巴特勒教授从莎士比亚自身的文学语言天赋、莎剧语言的改编与接受、莎剧传播媒介的多样化、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其对英语的贡献等方面一一作出详细地解答。

2016年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本次讲座也是纪念这位文学巨匠的系列活动之一。通过巴特勒教授的讲解,同学们了解了电影作为传播媒介对莎剧的改编与传承,更深入体会了莎剧的独特魅力与持久价值,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活动,中英文化交流不断深入,迈向更高的台阶。

(文/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