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讲座  讲座报道
讲座报道

James Robson:“疯狂”的佛教史:从佛教寺院到精神病院

日期: 2016-11-16 访问次数: 60

2016年11月3日晚,来自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学系的James Robson(罗柏松)教授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咖啡馆带来了一场名为“疯狂”的佛教史:从佛教寺院到精神病院“(A Crazy History of Buddhism:From Monasteries to Mental Institutions)的学术讲座。

《大智度论》、《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治病药名文书》、《法华经》等佛教典籍都有相数量的关于”疯狂”病症的记载,与一般性的精神缺陷(normal weakness of mind)不同的是,佛教典籍中的“疯狂”是指精神上病态的疯癫(psychotic state or madness/insanity),而普泛性精神病(mental illness)概念也由此提出。在这些文本中,佛陀往往被譬喻为治疗者(The Healer),坐禅等修行方式至对抑郁症(depression)等疾病往往也有较好的疗效。作为宗教神圣空间的佛教寺院也自然地成为混杂社会诸多群体的场所。

罗柏松教授以浙江明心书院和台湾龙化堂为例,介绍了佛教寺院中容留非精神病人的专门场所,这些非僧团成员的精神病人既是被治疗的对象,同时也作为寺院生活的杂役,进行简单的劳作。

现有的医学成果认为,佛教寺院采用的治疗方法与普通精神病院对待病患的治疗方式并无太大区别。今时为人熟知的静观修行(Mindfulness Practices),即关注当下个体心理体验的修行方式,其实来自已有2500年历史的佛教精神疗法(Buddhist Meditation Practices)。不仅限于古代,佛教精神疗法对近代以来的医疗生态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以日本为例,佛教寺院周边多建有精神病院是为显著特征,在日本中山法华経寺附近就建有中山病院,而仓岩実相院(Jissoin),在1935—1950年期间周边出现了如岩仓病院等多所精神医疗机构。这种现象同样出现在其他宗教中,天主教堂建筑群中的配楼(annex)往往就是容留和医治精神病人的所在,st.DymphinaGheel精神病院即是典型例证。
最后,罗柏松教授介绍了关于静观(Mindfulness)疗法形成之前的演变历史及其借鉴精神医学成果的研究方法。佛教精神疗法近年来已应用于心理治疗实践中,而佛教寺院收治制度的社会意义亦值得关注。
此次讲座是“浙大东方论坛”西溪分论坛的第八讲,由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承办,冯国栋教授主持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