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讲座  讲座报道
讲座报道

周星:污秽观念与“生活革命”:“厕改问题”的人类学思考

日期: 2018-04-17 访问次数: 195

2018年4月13日下午,“浙大东方论坛”第217讲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蒙民伟楼138报告厅举行。日本爱知大学周星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污秽/洁净观念与生活革命——‘厕所改良’问题的人类学思考”的精彩报告。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日本京都大学法学博士阮云星主持。

近年来,周星教授关注中国当代生活革命问题,其中“厕所革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而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这一话题缺乏讨论,周星教授从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学术立场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讲座开始,周星教授指出,长期以来,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对于人类社会的“污秽/洁净”观念,既有大量的实证性研究,又有独到的理论性概括,但相关研究较少关注社会文明化进程中“污秽/洁净”观念的嬗变问题。本次讲座以当代中国的生活革命进程中,当下正在持续推进的“厕所改良”实践为例,集中探讨在中国社会及文化中,基于“分类原理”的污秽/洁净观念和基于“卫生科学”的污秽/洁净观念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彼此消长的变迁趋势。讲座内容主要是阐释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污秽/洁净”观念,着眼于当下中国的生活革命,进一步指出厕所改良是生活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并对这一问题进行人类学反思。

首先,周星教授认为分类对人类建构社会、创造文化、建立秩序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分类也涉及人和人的身体,身体也参与日常生活秩序的建构。基于“分类原理”解释“污秽/洁净”观念,污秽是一个事物的分类系统中被剩下的一部分,污秽和某种排序体系有关,简而言之,污秽就是没有办法列入分类体系的事物。此外,重点介绍了英、日、韩、美、德等多国学者对污秽的研究,进而指出,身体作为“污秽/洁净”之意义创生之源具有普遍性。所有社会或族群都对身体的“污秽/洁净”高度关注,总是倾向于刻意回避身体的污秽;也总是尽可能忌讳或回避别人身体的污秽。而现代卫生科学的“污秽/洁净”观念,则建立在细菌学、病原学、传染病学、防疫科学等卫生科学的基础上,“卫生”成为影响人排泄行为和排泄物处置的最重要原因。伴随着殖民主义和全球化,源于西方的“卫生”观念以“科学”和“文明”的名义进入非西方世界。这两种“污秽/洁净”观念,均把人类排泄物视为很多疾病的根源,但其原理和逻辑完全不同。在当前中国,这两种“污秽/洁净”观念形成了重叠格局,尽管中国在20世纪最终确立了西医药、细菌学和防疫学等卫生科学的官方地位,但中医药学知识体系的存在,依然持续地为那些基于“分类”原理的“污秽/洁净”观念保驾护航。直至当下,中国仍没有彻底改变厕所及相关事务的前现代化状态。因此,如何正确地排泄,不使污秽蔓延成污染、不使他人窥见;如何应对或处置排泄物,是为“人”的基本要求,因此厕所成为衡量文明进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尺。

然后,周星教授介绍了当下中国的生活革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社会、经济、文化均发生结构性巨变,大多数民众的日常生活均出现革命性变迁,经济发展的成果需要惠及到日常生活。因此,当前的民俗学研究需要正视已经发生和正在持续展开的生活革命,以及由此诞生并不断被刷新的“日常”。在重点介绍了日本的生活革命之后,他认为生活革命具体是指“‘现代都市型生活方式’在中国城乡的大面积确立和普及”,“生活革命”是持续的现代进行时,即以配备了抽水马桶的单元楼房的日常起居为基础的都市型生活方式已在中国大面积普及,目前仍处于现在进行时,且在持续的延展。农村也以各种方式和程度卷入都市化浪潮。生活革命在中国远比当年在日本的进程更为复杂、不均衡和曲折,具体可以分解为温饱问题、日常着装变化、厨房革命、厕所革命、交通革命等。

接着,周星教授重点分享了他关于当代中国的厕所革命的整体情况的认识。他认为,厕所革命包括如厕方式(蹲便坑或坐马桶,并非关键)的变革,这同时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环节:让所有人都能够享有清洁(卫生)、舒适、安全、便捷的厕所。自清末民初以来,中国人的如厕行为和厕所状况一直饱受列国人士诟病,周星教授认为“厕所问题”是在中国社会从农耕文明朝工业文明、从乡土社会朝都市化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出现的,之后随着改革开放海外观光客的进入,而屡屡受到列国来华人士及相关媒体的批评。自此,中国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厕所改良运动。他把当前中国社会的厕所革命归纳为五大“板块”:1、都市化进程中居民家庭室内卫生间抽水马桶的普及;2、观光景点、景区提升厕所服务的“旅游厕所革命”;3、作为市政公共设施需要强化投资和管理的“公厕革命”;4、农村以旱厕改良和建设无害化卫生沼气厕所为主的“改厕”运动;5、尚未真正展开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内部厕所向公众开放。

最后,周星教授对“厕所文化”、“厕所文明”、“厕所问题”和“厕所革命”进行了总结,“厕所文化”是指每个社会都存在的有关排泄物之处理和排泄行为之管理的规范与设施等,“厕所文明”是指某一社会在约束和宣导排泄行为和处理排泄物方面达到的科技水平和社会治理高度,“厕所问题”是指在当代中国围绕厕所而突显的诸多问题的总和,“厕所革命”是指指某一社会基于内在自发驱动或在外部刺激下,对其排泄行为管理、排泄物处理设施及相关系统进行大幅度改造的一系列举措的总和。周星教授从人类学视角对厕所革命进行了反思,他认为文化相对主义不足以应对这一问题。厕所作为人类文明的尺度,与现代国家/市民社会的“公共性”密切相关,“厕所文明”无法由个人单独建构,厕所问题从一开始就不是个人层面的问题,必须是政府和社会公共体系的义务。中国厕所问题实际还是更为复杂和深刻的社会结构性问题的一部分。

阮云星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指出周星教授的报告既有理论,也有人类学民俗学的具体观察,主要是人类学视角,特别是比较民俗学的视角,深入揭示了其现代性的相关内容,进而我们也许可以在当代中国同时面临现代性、后现代及IT革命带来的赛博格时代的多重挑战的语境中来思考和应对“生活革命”及相关的“厕改问题”。在讲座交流环节,在座的师生们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向周星教授提问,周星教授给予了详尽的解答,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文/郭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