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讲论现场
讲论现场

柳斌杰:赓续文化血脉 增强文化自信

日期: 2018-09-20 访问次数: 194

2018年9月14日晚上七点,“浙大东方论坛”第221讲“赓续文化血脉 增强文化自信——关于文化继承的几个问题”在紫金港校区蒙民伟楼举行。讲座由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教授主讲,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楼含松教授主持。

柳斌杰教授作为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亲历者、实践者和研究者,对中国的文化发展有深刻的理解和研究。本次讲座吸引了校内外不同专业的众多师生前来聆听、学习。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工商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专门组织师生和工作人员到场听会。

柳斌杰教授一开始就以文化切入,认为文化至今3000年间仍然是人们精神生活倾注情感最多的领域。从中西两种文化来看,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立足现实世界,解决时代所提出的人类文明进步问题,现实得多、科学得多,但是,在世界上没有被认可,其中的原因在于研发不深、传播不力、对话不多、交流不广,加上意识形态的标签,都造成了中华文明被误解和偏见。

谈对中国文化的新认识。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没有民族精神支撑,没有人民智慧积聚,没有强大的国魂,这个民族是强不起来的。文化特性是像水一样的流动,文化因交流而繁荣,文明因互鉴而灿烂。不仅中国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创造、交流、融合、发展而形成的,就是世界多种多样的各具特色的文化也是在交流、融合、吸收、借鉴中变得更加精彩纷呈。在现存的所有文化源流上都有多元文化的基因。正因为这样,人们才感知到文化的多元化、文明的多样性。在信息技术大变革、文化全球传播的态势下,人类产生了文化焦虑、不安和反感。这些都是表象文化造成的思想混乱和精神反射。真正的理性思考,才能认识当代文化的本真。党的十八大站在时代的高点上思考中国文化,对文化的认识达到历史新高。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权、价值观、道德建设、繁荣文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传播力等重大工作的部署,都是与新认识相适应的。

谈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建设特别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要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传统,就必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点。”“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两个讲清楚,三个活起来,就是我们读书人应当做的事。现在通常所讲的传统文化,主要来自几千年来有识之士的上百万种古籍经典,这也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而中国文化的基本走向,表现为自然感受、理性思考、融合演进、传承发展等方式,文化的主脉一直扎根在中国的大地上和历史实践中。1840年以后,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革命文化、中国共产党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整个文化创造汇入了现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洪流,浩浩荡荡,一往无前的奔流不息。从文化的血脉来看,五千年历史文明孕育了当代中国文化,而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脉相通的。是什么一脉相通?这就是要找到相通的那个“脉”,就是中国文化的人文情怀,即人学价值:人天、人性、人伦、人德、人格、人才、人欲、人治等层面。抓住了这条线,就抓住了文化的血脉。

谈中国文化的自信。在文化传播全球化、文化思想多元化、思想观念震荡、文化交锋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还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守住我们的民族血脉、国家灵魂、精神家园,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有一个文化的“祖国”。文化自信是人们内生成的文化认知、认同和情感依归,她会自觉地参与到文化价值判断和行为习惯之中,指导人的思想和行为。柳斌杰教授认为要坚守文化自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增强源远流长的自豪感。认识渊源流长的中华文化,从远古到现代,作为历史文化的中国故事,增强自豪感。二是激发博大精深的敬畏感。研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光辉,领悟先贤们的智慧,增加对文化的敬畏感。三是鼓励文化价值的认同感。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色人学价值,体味其中的人文情怀,增强对当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四是提升发展文化的责任感。学习先贤“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高尚追求,增强文化发展的责任感。五是转化利用的责任感。整理、出版古籍,创造性传承优秀文化,增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责任感。六是发扬文化自强的光荣感。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和现代文化的创新,建设文化强国,增强中华文化引领文明进步的光荣感。

演讲结束后,主持人楼含松教授对演讲内容做了精到点评,并主持了交流环节。讲座在积极的交流氛围与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文/蒋三军,图/蒋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