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巧妹:古DNA与人类演化
2019年4月18日下午,“浙大东方论坛”西溪分论坛第29讲“古DNA与人类演化”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西四(1)教学楼553室举行。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图书馆主办,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协办。主讲嘉宾为现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实验室主任、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德中科院-马普分子古DNA实验室主任付巧妹。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陈虹副教授主持本次讲座。本次讲座吸引了校内多学科众多师生前来聆听、学习。
讲座伊始,付巧妹研究员对DNA进行了简单的介绍:DNA呈现出双螺旋结构,在复制过程中会产生少量错误,因此产生突变,通过分析核基因组可以了解祖先和遗传的相关信息。在古DNA的提取过程中,污染是十分严峻的问题,会对基因分析产生严重的影响。为此,付巧妹提出了超净室的低污染提取环境和使用探针的高效捕获方法,将提取效率提高至46.8%,这类技术对于澳洲、东南亚等气候炎热、不利于样本保存的地区意义非凡。
介绍完古DNA的提取技术之后,付巧妹研究员重点介绍了她在古人类研究中的部分成果。现代人并非对古人类只是完全取代、没有交流,例如尼安德特人对现代欧亚人群都有1%到2%的贡献;而丹尼索沃人则与之不同,丹尼索沃人对大洋洲存在高达4%到6%的遗传贡献。
早期现代人以辐射性路径在各大洲之间迁徙。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早在5-6万年前就进行过交流。在欧洲,距今45000年前的西伯利亚Ust’ -Ishim个体中存在明显的尼安德特人基因。从距今4万年左右的罗马尼亚早期现代人基因组中,就发现了4-6代内尼安德特人基因交流现象。结合之前提到的尼安德特人对现代人的影响,除非洲人,整个欧亚大陆人群都受到尼安德特人的影响,这种基因交流很有可能发生在欧亚人群分离之前。
回归到东亚地区,付巧妹老师以田园洞为例,并与洲际之间的人种基因进行对比,发现虽然田园洞人与东亚人更近,但在东亚人内部里面,却没有没明显的区别。在美洲土著人中,却存在亚马逊人群与跟田园洞人更近的现象。
综合不同地区的古人类研究成果,付巧妹老师提出,古人类的基因交流可能不是一次实现的,例如现代人含有的尼安德特人基因,是在长期、多次的交流中逐渐得到稳定。
随后,在师生提问环节中,部分老师和学生分别从自身的研究角度出发,提出了古DNA的提取及分析技术、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沃人对现代东亚人的基因贡献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讲座在积极的交流氛围与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撰稿人:许家宁 摄影:楼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