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之、叶周:北美新移民作家的留学经历与文学创作
2019年10月31日晚,浙大东方论坛·西溪分论坛第34讲“北美新移民作家的留学经历与文学创作”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人文学院咖啡吧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图馆主办,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浙江大学海外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协办。会议主讲人为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黄宗之、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荣誉会长叶周。与会嘉宾有美国华文文艺界协会会长吕红,美国纽约华文女作家协会会长顾月华,旅美教育专家女作家陈屹,美国洛杉矶华裔女作家美英、融融;加拿大中国笔会会长曾晓文;德国华裔女作家刘瑛;比利时华裔女作家谢凌洁;以及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江少川。会上,各位主讲与嘉宾就北美新移民作家的文学创作与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等学术问题进行了热烈深入地研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金进研究员主持了本次论坛。
黄宗之老师首先发表演讲,从自己在《北京青年报》“陈屹视线”专栏中受访的八个问题出发,娓娓道来海外二十多年留学生活经历与文学创作历程。他点明,非文学专业出身的自己之所以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一是为寻找物质以外的精神生活,二是以一代学人的担当,自发地受到见证记录中国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历史使命感的呼唤。接下来,以长篇小说《藤校逐梦》《破茧》为例,他分析了自己小说的“纪实性自传体”特征与取材熟悉的现实生活原型的关系,并分享了自己与妻子朱雪梅“合作创作”的搭档模式。在讲述了自己的海外职场经验后,黄宗之老师还就阅读习惯培养与职业兴趣选择的自主性等方面探讨了中美教育差异,以自己对于出国留学热等教育问题的思考为演讲作结。
随后,叶周老师以“一幅伸展的文学地图”为题发表演讲,引导同学们走进他的海外华文文学创作地图。他首先回顾了自己作为资深电视制作人与北美华人作家双重身份的经历,并以海明威、昆德拉、马尔克斯等多位因跨国“迁徙”获得创作上巨大成就、享誉国际的作家为例,强调人生旅途的迁徙对作家写作领域拓展的重要性。接着,叶周老师从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文学理论以及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创作对自己的影响出发,以小说《布达佩斯奇遇》《谋杀者的逻辑》为例,分享自己的创作转变之路,指出生活中所窥见的“一斑”促发文学想象的强大作用,他认为,与“真实”相比,“虚构”的创作更逼近文学的本质。最后,叶周老师总结,海外华文文学的蓬勃发展推动华语文学走出国境、发散延伸到世界,其多元丰富的内容将在文学与史学上逐渐彰显出其意义和价值。
主讲发言完毕,主持人金进研究员以一“专”一“广”对两位主讲人的创作道路进行肯定,并感谢两位老师对出国创作经历、人生经验的诚意分享。紧随其后的嘉宾点评环节中,与会作家、专家各抒己见,在海外华文文学书写的发展创新、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实践与理论交流、国内高校学界对海外华人作家创作的关注与研究以及海外华文作品走向“经典化”等问题上做出深入探讨,观点迭出,精彩纷呈。
论坛尾声,主持人金进研究员再次致谢黄宗之、叶周两位主讲的分享与各位嘉宾的到来,表达了浙江大学与海外华人作家开展合作的诚挚期待,并殷切鼓励同学们关注海外华文文学发展,放眼国际学术研究,拓展学术视野、打开研究路径。至此,本次论坛圆满落幕。
撰稿人:李一扬 舒芯
拍摄人:朱钰婷 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