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讲座  讲座预告
讲座预告

西溪分论坛第37讲:地性或者地方知识: 怎么理解中国方志的灾害记录

日期: 2019-12-10 访问次数: 256

地方志有关灾害记录内容丰富,被用以研究人类对全球环境变化造成的影响等。随着历史研究中数字人文方法的兴起,地方志如同许多其他文本一样,作为大数据库被重视起来。如何利用和理解这些记录数据? 薛凤教授主张不要只把地方志单纯地当作一种数据库,而是要当做一种“关联式数据库”(relational database),从长时段的数据交互式的完整性视角,去理解关于那些不寻常的天气“事实”的政治经济学、知识/思想经济学,以及政治生态学、知识/思想生态学。

 

时间:20191216日(周一)9:00

地点: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人文学院咖啡吧

 

主讲人:Dagmar Schäfer 薛凤,德国柏林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所长、教授

主持人:杨雨蕾,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主办: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 浙江大学图书馆

协办: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所

 

主讲人简介:

Dagmar Schäfer薛凤,国际著名汉学家,专攻中国科学技术史。1996年毕业于德国维尔茨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在浙江大学、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高校从事学术研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高研院访问学人。目前担任德国柏林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和第三部门主任、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史名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和天津大学客座教授。

其出版的主要论著包括The crafting of the 10,000 Things: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in 17th-Century China (2011)(中译本《工开万物:中国17世纪的知识与科技》,2015)和《知识文化:中国的技术》(Cultures of Knowledge: Technology in China, 2012)等,在海外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学术领域具有很大影响,其中《工开万物:中国17世纪的知识与科技》获得2012年美国科学史学会辉瑞奖,以及2013亚洲研究协会颁发的列文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