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讲论现场
讲论现场

Dagmar Schäfer:地性或者地方知识——怎么理解中国方志的灾害记录

日期: 2019-12-20 访问次数: 367

       20191216日上午,浙大东方论坛·西溪分论坛第37讲《地性或者地方知识:怎么理解中国方志的灾害记录》于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人文学院咖啡吧举行。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图书馆主办,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所协办。讲座由德国柏林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MPIWG, Berlin)所长Dagmar Schäfer(薛凤)教授主讲,历史系杨雨蕾教授主持,来自德国马普科学史研究所、美国匹兹堡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等单位相关研究领域学者与同学近四十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薛凤教授,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科技史,关注宋代和明清的知识文化、技术与政治的关系、科学技术思想发展中物质性与管理实践所担当的角色,近年来她领导的团队在植物、动物、疾病、环境等多个科技史领域的研究令人瞩目。她个人出版多部学术著作,其中《工开万物:17世纪中国的知识与技术》一书曾获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和美国科学史学会辉瑞奖。就在上周,她刚获得2020年德国最高科学研究奖,莱布尼茨奖。

       薛凤教授年轻时曾在浙大留学,讲座伊始,她充满感情,用回老家一词开场,气氛顿时亲切起来。在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她对中国历史上所留存的大量地方志进行了简要回顾及评价,由梁启超创造地方学一词到丁文江、竺可桢等人在学术研究中采用科学分析和文本分析两种手段对于方志资料的运用,由此说明地方志的学术研究价值。她同时特别指出地方志中各种记录存在关联性,研究中不应该只是关注一个方面的记载,而应该将之当作关联性数据库,去理解地方志中的相关记录。 

       接着,以《东明县志》为例,薛教授向大家详细展示了自己及团队利用方志资料进行研究解决历史问题的学术探索过程。同多数学者关注较大类型的灾害研究(如旱灾等)所不同的是,她所关注的桑灾往往是容易被大家所忽略的中小类型灾害。通过在4000多部地方志中全文检索关键词的方式建立起基础数据库,加之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和研究工具的运用,可以了解地方志所记录的中国历史时期桑灾的时空分布。她同时特别强调解读地方志记录的复杂性,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并展现出利用大数据分析对于具体解读的重要意义所在。

       教授在展示运用科技工具所形成的大量图表类研究成果时,在场师生均大开眼界,这种建立在大量数据分析基础上从长时段视角对某一历史问题所进行的研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而这样的研究所呈现的结果则具有相当大的科学性。

讨论阶段,有同学提问是否可以公开数据库,薛教授表示其研究是建立在与多家方志数据库合作的基础上因而存在版权问题,但也在不断协商争取更大的范围共享。还有同学问及中国和海外其他国家方志的区别,薛教授认为中外方志既有相同点也存在不同之处,但是方志研究是一个全球性项目,涉及到的研究工具也应该是超越语言的。另外大家还就地方志资料的来源、地方志与地方知识谱系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杨雨蕾教授指出薛教授的讲座让我们看到地方志记录的复杂性,大数据库的建设又让我们看到解读这些资料的可能性,通过薛教授的研究我们看到地方志的记录并非只是解读地方,而可以运用在研究整个国家社会。讲座在热烈的学术气氛中结束。(撰稿:杨宗义;摄影:李欣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