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讲论现场
讲论现场

第二届“浙大东方论坛•海宁分论坛”暨“求是智库”高端论坛顺利举办

日期: 2020-09-30 访问次数: 109



929日,第二届“浙大东方论坛·海宁分论坛” 暨“求是智库”高端论坛在浙江大学海宁校区举办。论坛以“乘风破浪 猛进如潮”为主题,聚焦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全国经济增长新态势。


浙江大学副校长、国际联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何莲珍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她表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民营经济不断孕育壮大,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如何在当今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时代提出的重大议题。她希望,“浙大东方论坛·海宁分论坛”作为浙江大学与海宁市校战略合作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和学术前沿阵地,能始终秉承“开物前民,猛进如潮”的精神,坚持“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态度,立足“市校合作,知行合一”,着眼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以学术回馈国家、服务社会,打造品牌论坛。


海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濮新达随后发表致辞。他表示,和浙江大学的战略合作,始终是海宁的头等大事。自2017年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浙江大学与海宁市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务实合作,在科研、人才、医疗等方面结出累累硕果。民营经济则是海宁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见证者。他希望,海宁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能继续引入更多浙大的优质品牌来助推海宁发展。


本届论坛特别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刘迎秋研究员,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史晋川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袁志刚教授做主旨演讲。

刘迎秋研究员从高质量、高水平、大规模三方面解读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要义,认为这一现象是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目前生存和未来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了突破“劣币驱逐良币”、法制(治)缺位和企业财力(实力)不济等效应造成的困局,需要建立科学严肃的恒产保护制度、放手企业创新、推行产学研一体化等。


史晋川教授指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回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经济学资源配置的基本视角来看待民营经济的发展状态。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破新二元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中国的民营经济;要遵循竞争中性原则,破除行业进入壁垒,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达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袁志刚教授以全球经济困境与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为切入点,从全球经济走势、国内经济走势、全球化趋势判断、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四个方面对全球及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指出,内外双循环是我国主动顺应未来5年、10年全球发展趋势的战略性布局。中国经济亟需结构性改革,需要长期坚持的结构性改革,实现要素供给优化。


本届论坛由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周江洪主持。


主旨演讲结束后,各演讲嘉宾会同海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濮新达,浙江凯耀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雁伟,浙江皮意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濂进行了圆桌对话。圆桌对话由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潘士远教授主持。


圆桌对话围绕“内外双循环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从产业布局、产学互促、企业传承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中国民营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注重内外双循环,推动产学研一体化,鼓励市场良性竞争,实现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健康发展。


适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期,第二届“浙大东方论坛·海宁分论坛”立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相结合的理念,为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方案与理论价值。本届论坛的举办,充分发挥了浙江大学的学术优势,进一步展现了浙江大学在民营经济研究领域不懈探究前沿,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的努力和目标。


浙大东方论坛”创始于2003年,秉具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的优良传统和学术至上的精神追求,以“开放、前沿、交叉、综合”为宗旨,至今已举办三百多期学术活动,是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最高讲坛。而“浙大东方论坛·海宁分论坛”则是浙江大学与海宁市战略合作的重要内容。本届“海宁分论坛”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和海宁市发改局共同承办,由浙江大学社科院和国际联合学院协办。


文字:马沛萱、龙哲

图片:杨金、金依欣、林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