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亦鸣:音义关系探索——古诗阅读的脑机制
2020年10月23日下午,“浙大东方论坛”第237讲《音义关系探索:古诗阅读的脑机制》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校友楼紫金港厅举行。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社会科学院和浙江大学图书馆主办,浙江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浙江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字学研究中心协办。主讲嘉宾为江苏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院长杨亦鸣教授。浙江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主任方一新教授主持活动。来自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的数十名师生出席了此次讲座。
(方一新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伊始,杨亦鸣教授首先为我们梳理了语言学的发展历史,指出神经语言学是语言学的当代形态,是理论语言学的高级形式。神经语言学研究基于失语症的神经科学研究,至Jakobson和Luzia上升到语言学理论。上世纪八十年代,神经语言学逐渐成熟,其标志有二:一是语言学理论进一步发展,二是神经科学进一步发展。
杨亦鸣教授接着介绍了神经语言学对当代语言学的创新贡献。神经语言学的领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符合当代前沿科学和学术的形态特征,二是改变了当代语言学甚至当代科学的格局。
讲座的后半段,杨亦鸣教授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诗歌押韵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诗歌对韵律要求较高并且具有意义,适合作为观察音义关系的切入点。杨教授主要介绍了他主持的两项实验:眼动研究实验和脑电实验。实验结果首次表明中国古代诗歌阅读过程中存在全时期的押韵效应,表现出押韵预期在早期加工阶段对诗歌韵律生成的调控和晚期加工阶段对诗歌语义理解的制约,显示了音义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杨教授还以“i”、“u”、“ü”押韵的脑电分析得出“i”与“ü”押韵,“i”与“u”、“u”与“ü”不押韵的结论。以上实验通过神经语言学方法很好地考察了中国古代诗歌阅读过程中押韵和诗意理解的问题,展现了语言学研究方法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引领作用以及人文科学研究的新视角。
报告结束后,浙江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执行主任庄初升教授与杨亦鸣教授就实验材料及受试群体的选择进行了进一步交流,有多位同学就方言对普通话习得的影响、神经语言学可能的研究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提问交流,杨老师一一作答;讲座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撰稿:徐君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