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讲座  讲座报道
讲座报道

杨国荣:道德实践的多重维度

日期: 2021-11-03 访问次数: 281

       20211029日下午,“浙大东方论坛”第241讲“道德实践的多重维度”在浙江大学图书馆紫金港校区农医分馆二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图书馆主办,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哲学系和人文学部协办。主讲嘉宾为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国荣老师。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人文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林志猛老师主持本次讲座。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求是特聘教授彭国翔老师担任讲座评议人。哲学系主任金立教授、刘慧梅教授等诸多师生参与了讲座。

讲座伊始,杨国荣教授首先从道德实践的不同维度,提出道德本体问题。杨教授指出,道德实践的维度包括:如何成就道德行为,让道德行为符合道德规范,以及如何成就人格,让人成为道德的人。在研究取向上,前者与规范伦理相关,通过设立各种各样的道德规范,保证道德行为合乎道德规范。后者与德性伦理相关,主要通过成就内在品格,担保道德行为的实现,即通过对道德人格的一种完善,使人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 。后者以人格为指向的道德进路,涉及德性伦理,具有注重道德本体的特点。

同时,杨教授还从道德领域和中国哲学不同角度,考察了道德本体的内涵。他认为,从道德领域看,道德本体主要指人的内在精神结构或意识结构。它主要包括宽泛意义上的道德认识和宽泛意义上的价值取向。在延伸意义上,道德本体同时涉及情感、意志、理性,等等。从中国哲学看,注重道德人格的德性论,就是对道德本体的关注。杨教授表示,中国哲学中“仁”与道德本体问题相通。其中,“仁”综合地包括仁爱之心、意志的意向、推己及人的理性推论。比如,樊迟“问仁”,孔子回答“爱人”,即以仁爱之心待人。“仁”,包含着爱人为内涵的情感。何以贯彻“仁”,即“忠恕”之道。“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言之,就是“推己及人”。由己而推及他人,即包含理性推论。“仁”与“知”相关联,“未知,焉得仁”。“仁”与“知”的统一,构成了“仁”的重要内容。“仁”的这种综合性,充分展现了道德本体的具体内涵。

其次,杨教授谈到,道德本体的意识结构具有伦理的内涵,并构成了人的道德行为展开的根据。由此,他进一步提出了道德行为以道德本体为根据面临的两大问题,并进行了具体阐释。杨教授指出,其一是不同的文明形态中都面临的问题,即如何理解或协调德性与普遍外在规范的关系问题。相比涉及伦理德性的道德本体,广义上的道德实践领域,却还需要普遍层面的道德规范或准则的引导。而德性是规范形成的来源,规范则使得德性普遍化,具有稳定定式内涵。因此,他认为,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内在理论层面,规范与德性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我们不能只侧重其中之一。比如,中西方中“英雄”和“圣人”都是一种理想人格的表达,他们所具有的人格又同时构成了不同的规范来源。英雄的勇敢、牺牲精神和圣人的仁厚、智慧经过抽象之后,便形成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规范。

另一个问题为中国哲学语境中特有,即本体与工夫的关系问题。杨教授强调,考察道德本体,也应辨析本体工夫的互动。他指出,道德“本体”,指已提过的人的内在精神结构或意识结构,道德“工夫”则指广义上的道德实践过程,或“知与行”的展开过程。在本原意义上,道德意识形成于后天的学习,生成于与社会的互动之中。这样,王阳明所谓“先天良知”,不等于一个人先天自觉意识到“良知”,“具有良知自觉的意识到并非同一个问题。要达到对本体的道德自觉意识,必须经过“工夫”的过程。可见,“本体”引导着“工夫”的产生过程,“工夫”制约着本体生成以及对本体的自觉意识。这两者是一个相互的统一过程。这种统一过程,也体现了道德本体对道德实践“工夫”的互动关系。

再次,杨教授结合中西方哲学中的经典例子,在引申意义上,对与道德本体相关的另一问题即应该理由的关系问题进行了阐释。杨老师先结合康德的“普遍的行为法则”指出,道德本体的实质内容,表现为一般规范的内化形态,规范本身规定了应该。同时,他又结合《孟子》中例子提出,在道德实践中,我们是否出于“应该”而行动(如“救落水小孩”等),还需要根据具体情景进行变通。因此,具体的道德行为展开于特定的情境,后者为偏离规范所要求的应该提供了理由。这里,再次涉及到道德本体的作用。

据此,杨教授还进一步对道德本体的作用进行了说明。他指明,道德本体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个体性,从而为实践智慧的运用提供了前提。从行为的方式来说,道德本体对道德也具有推动作用。杨教授指出,在哲学史上,以孟子、休谟为代表注重道德动力的情感意义,而以康德为代表则侧重它的理性原则。但他认为,“道德动力”是综合性的,既有情感的推动,也有理性的自觉引导。比如,“仁爱”和“克己”两种行为既包含了理性引导,也表现出了对人的情感关切。

最后,杨教授结合《周易》中的生生的问题谈到,道德本体和道德行为,都是一个展开的过程,而非以静态的形式存在。他提出,我们可以从本体论、伦理学、美学等不同角度理解“生生”问题。其中的一个命题是“生生之谓易”。在本体论层面,它包含对过程的肯定和“日新与创造”。其中,儒家理解的道德本体和内在人格,便处于这种“生生”的过程之中。而,“日新之谓盛德”,即每一个行为都是一种创造的过程。从伦理学角度看,道德本体本身也具有生成过程,并不断丰富与深化。这样,人之生成,就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即通过自己的行动建构一个现实的意义世界。

与“生生”相关另一个命题是“天地之大德曰生”。它最大的特点是,对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肯定和关切。从构成道德主体存在的依据和前提意义上,人的生命至少包含感性生命和精神生命。道德的展开既以人的生命存在作为前提,又以生命的完善作为目标。杨教授指出,宋明理学和当代新儒家所讲的“生生”,往往没有充分关注到生命中的感性层面。他认为,精神生命是一种综合性的存在,而非抽象的,它至少包含人格和德性与人的内在能力。因此,我们考虑道德本体,既要提升或完善精神生命,也不能忽视感性生命的充实和发展。

在评议环节中,彭国翔教授首先指出,杨老师的著述都很重“思”的成分,要理解他的思想,需要注意其所在的位置。彭老师认为,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哲学的发展存在两条脉络:一是诠释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国哲学历史上的人物与他们的问题;二是自觉力图建构现代中国哲学的形态。二者并非泾渭分明,史与思不可分。在某种程度上,哲学史是造论立说的基础。但二者确实不同,自觉建构思想系统的学者并不多。在这一脉络中,就可以出杨老师思考的难能可贵之处。彭教授还指出,杨老师的讲座内容表面上看是道德哲学的问题,但实际上却涉及到很多哲学问题。目前,杨老师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系统,即具体形而上学。大家可以更深入研读杨老师的多本著作来了解。彭教授特别指出,读杨老师的著作特别能训练人的思维能力。从建构脉络看,杨老师是屈指可数的自觉进行系统性哲学体系建构的当代中国哲学家。我们需要兼具中哲与西哲的知识素养,才能真正理解杨老师思想背后的问题意识。

最后,主持人林志猛教授进行了简要总结。他表示,杨教授是享誉学界的思想者,对中西哲学都有非常精深而独到的研究。在今天讲座中,他深入探究了道德实践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对道德本体的认识结构,道德行为与特定情境相结合所形成的实践智慧,以及道德动力的来源。杨教授富有启发地阐述了“生生”所具有的创造性,并对感性生命与精神生命如何相融合做了深入的分析。

在问答环节中,杨教授与听众围绕“道德、利益与意义的关系问题”、“道德中的功利主义”、“日常生活与学过圣人的生活是否有龃龉”、“如何从道德规范与道德本体的相互关系看由不同风俗带来的文明冲突”、“克己的道德行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禅宗中体现的是道的偶然性还是必然性”、“如何在设计课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在当代如何定义道德的完善”、“中哲里圣人作为理想型的人格与西方思想中作为神性的人格有何异同”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整场论坛,在热烈的学术研讨中结束。

                                       


文:许雪晖、王铠、张宇琪

图:苏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