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部分获奖成果简介

发布时间:2002-12-16 浏览次数:4399

《世纪之理想——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成果简介

田正平 肖朗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版

该项成果系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的最终成果,全书共10章,计70万字,分“理论篇”、“实践篇”、“比较篇”三大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前言
第一编 理论篇
第1章 义务教育的理论与历史
第2章 中国近代义务教育思想综论
第二编 实践篇
第3章 义务教育的学制与行政管理
第4章 义务教育的课程、教材及教学方法
第5章 义务教育的师资培养
第6章 义务教育的经费配置
第7章 近代女子义务教育
第三编 比较篇
第8章 国内典型分析:地方义务教育比较
第9章 国际比较研究:中日近代义务教育宏观比较
第10章 一个未完成的历史课题
附录一 中国近代义务教育大事年表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该项成果对百年来中国义务教育的曲折历程及经验教训作了全面而认真的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其创新之处及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1)研究视野开阔,将百年来中国义务教育放在世界教育现代化的总体背景中加以审视,通过分析欧美义务教育的特点来阐明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的思想及理论根源,超过了以往同类研究的水平。(2)论述内容全面,系统地考察了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的学制管理、课程设置、教材编撰、师资培养、经费配置等诸多方面,并探讨了各个方面的内在联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3)以义务教育为中心进行国际宏观性比较研究和国内区域性比较研究,是该项成果的又一创新之处;为了能在更广阔的背景和更深入的层面上揭示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的特点,该项成果以近邻日本为参照系,开展了中日义务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又选取江苏、山西、广西、山东四个有代表性的不同省份,在比较中进行了个案剖析,使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的研究在总体上呈现出新的面貌。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该项成果形成下述基本观点:1998年5月我国政府宣布中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在世界普及义务教育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然而无可讳言,百年以来,包括建国后50年间,我国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工作中,受历史的和现实的、主观的和客观的、自然的和人为的种种因素的影响,也走过不少弯路,付出了相当沉重的代价,因此,总结一个世纪以来先驱前辈、民间组织及历届政府为在中国普及义务教育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及其经验教训,不仅是对历史负责,更包含着我们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21世纪,将是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经济逐步占据经济发展主导地位的时代,人才及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将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的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世纪之理想的初步实现,在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在总结和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该项成果最后强调为了完善我国义务教育,今后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实施力度:(1)观念的变革、特别是“依法治教”观念的深入宣传,仍然是普及义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2)加大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多方筹集经费,提高投资效益;(3)大力加强义务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4)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该项成果以专著的形式出版后,获得海内外学术界、读书界的广泛好评,若干重要报刊杂志纷纷发表书评及介绍文章,主要集中在下述两点充分肯定了该项成果:(1)认为主题极富现实意义,为我国全面普及和完善义务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有的书评从鲁迅《狂人日记》中“救救孩子”的呼声谈起,把该书放在百年来中国社会和教育现代化的艰难历程中加以考察和评价,指出在中国推行义务教育百年后的今天“出版这部学术著作,除了明显的纪念意义之外,应该是还有警戒意义的。回顾前人的所为,无疑会增强今天人们对义务教育的认识,从而也让人倍加珍惜并继续努力,况且这是更多的国人应该了解的历史。”(参见《中国教育报》2000年11月12日)。(2)认为该书以其深厚的教育学理论素养和历史学史料功底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有的书评认为该书作者“对义务教育理论的精密辨析和对史料的广搜博览的钩稽,是这部书能够站得住脚的两大基石”。据其统计,该书参考中外文献200多种,其中基本史料45种,20世纪20年代前创刊的报刊13种。“著者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爬梳整理,比较鉴别,勾画和描写出这段历史的轮廓和细节,从中引发应有的结论。有了这样牢靠的研究,这部书自然具备了很高的学术价值。”(参见《中华读书报》2001年4月18日)。


《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成果简介
吴秀明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本书以现代性为经,以当代文学由“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型的论述逻辑为纬,分别从“总体格局”、“精神现象”、“艺术实践”和“微观世界”四个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对世纪交替之际当代中国文学思潮及其有关的文学价值观、思维观、审美观、艺术观的嬗变条剖缕析,进行切实具体的观照和把握;并站在时代历史的高度将它归纳成元结构,构就宏观的理论框架。同时,还通过文本解读和个案分析,对当下文学生存状况、热点难点问题乃至今后文学发展走向等,作出自己的理性审思和预测,涉及到精英文学、大众文学、主流意识形态文学、人文精神、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体革命、叙事形式、审美表现、语言实验以及王朔的玩文学、贾平凹的《废都》、金庸的武侠小说、纪实文学潮和声像文化热等方方面面。
与一般的文学思潮研究相比,本书的主要创新和特点在于:首先,是将文学思潮看成是一个多元多维的复合体,在宏观的理性框架中,融会贯通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语言学、叙事学等学科,对其进行整体综合的考察,最大限度地还原文学思潮丰富复杂的自我本体和本真的状态。其次,是打破目前盛行的“时段”切块研究的格局,采用转型这个极具弹性而又富有现代意味的概念,来概括近20年来处于频繁变居状态的当下文学思潮,纵横捭阖地将思维触角向上下左右前后推挪。再次,本书有关现代性、人文精神和“后金庸”问题的诠释,尤其是有关精英文学、大众文学和主流意识形态文学“三元一体”的观点和理路,也都独出机杼,为同类著作所鲜有。
本书有关的内容和章节,有10余篇在《文艺研究》、《浙大学报》、《浙江社会科学》等杂志上发展;有关的观点,有10次被《文艺研究》及有关的当代文学史著所引用或转摘;并在《文艺研究》、《浙江文坛》、《浙大学报》、《浙江作家报》上发有书评。其第一版2000册不到一年就已售完,现已印行第二版。


《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成果简介
林来梵 法律出版社2001年5月版

(一) 基本内容
本书建构了一种力图与现代国际宪法学的主流学说相接轨的中国宪法学理论——“规范宪法学”(The theory of normativeconstitution)的主干体系,并在这一理论体系的框架内,应用其所掌握的各种方法,阐述了为确立该理论体系而所须解决的一系列相互勾连的具体问题。全书克服了宪法学的某种“泛社会科学”的偏向,确立了一个重要的立场,即让宪法学适度地返回到规范主义(Normativismus <德>)、但又不致于完全倒退到传统法律实证主义之固有立场上去的那种立场;同时,基于中国现行宪法规范的现状,又自觉地意识到了上述理论体系所可能面向的法律实证主义的陷阱,为此通过发展美国当代宪法学家K.罗文斯登(Karl Loewenstein) 所提出的“规范宪法”(normative constitution)这一宪法分类概念,在理论上阐发了权利规范在整个宪法规范中的价值意义,主张宪法规范向“规范宪法”的升华,从而打开了传统规范主义的出路。

(二) 学术贡献
本书全面地反映了理论创新的精神,以新的方法,从新的视角,提出了大量新的观点。其学术贡献至少有以下三点:(1)初步创立了“规范宪法学”理论体系,该体系既具有独特、坚实的方法论,又具有相应的基础理论;既可演化出一套完整的学理表述系统,又具有可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得以实际应用的价值。基于这种生命力,该体系实际上最终可以发展成为宪法学的一个流派;(2)通过应用“规范宪法学”的方法,有效地恢复了宪法学作为一种规范论理科学的应有面目,为克服我国宪法理论中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泛泛而谈、徒有空论的倾向确立了新的学术范式;(3)在国内宪法学界中第一次如此系统地批判和吸收了现代国际宪法学主流理论里的大量学说,在逻辑上有序纳入一个自恰的宪法学体系,并且不悖于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立场。这为促进我国宪法学的繁荣发展,增大我国宪法学与国际宪法学主流理论之间彼此对话的可能性,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学术影响
该专著问世之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引起国内法学界、尤其是公法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被誉为“近年来我国法学界中最好的一部宪法学专著”,甚至被认为是“我国自建国以来最具有学术品位的一部宪法学专著”。除了有学术杂志专门登载书评之外,书中许多的部分章节已被多家学术网站反复转载,大量观点得到法学同行在其学术著述中的正面引证。2002年之内,该书已先后获得浙江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司法部法学教材与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以及浙江省人民政府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唐代西州土地关系述论》提要
卢向前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7月版

本书论述唐代西州土地关系,共为六章。首章叙述西州初立,实行均田制之进程。其内容包括实行均田制之准备,均田制成立标志及推行均田制这努力。二章叙述西州常田部田及赐田。其内容包括常田部田与耕作制度、土质、水利等关系,常田部田的授受额以及西州赐田的特点等。三章叙述西州的还田与授田。其内容包括退田的分类、程序及其实施状况,授田的原则、实施、顺序确认及与欠田薄、授田簿、请田牒、给田牒各各对应之关系等。四章叙述西州珠籍外田、官田及还公田。其内容包括籍外田的概念及其存在状况,西州公田的分类及其数量的估计,流动的公田——还公田的状况等。五章叙述西州田制之败坏。其内容包括官吏的营私舞弊,租田的发生、演变、土地的合法、非法买卖兼并之状况等。六章对西州田制作总结性介绍,联系全局,说明其普遍意义。
本书的特色在于:首先,笔者将西州土地关系视作唐代狭乡实行均田制的缩影,以与敦煌土地关系为代表的宽乡之制相区别,这样就使论题集中而避免纠缠不清之问题。
其次,本文或修正或补充了西州初行均田制的进程问题,常部田概念,四至记载问题,土地授受问题等。
其三,本文首次揭出了部田授受一分为三问题,三种授受额及其统一问题,合户者授受田额问题,“合附籍田”暨赐田问题,城傍籍外田问题,西州土地总数问题,民田、官田及籍外田数量问题,各类土地租佃比率问题,西州土地贬值问题,土地兼并之迹象问题等等。
本书得到了史学界的好评,武汉大学朱雷先生认为是书“既有一定总结,又有一定创新”,是“高质量的”。北京大学王永兴先生认为这“是一部钩沉抉微,考核精审,论证翔实,见解创新的极有学术价值的专著”,“是近年来不多见的高水平的杰作”。中山大学姜伯勤先生认为是书“考证朴实精到、逻辑性强,学术视野开阔。”浙江大学梁太济先生认为“这部专著在充分吸收既有成果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研究的结晶。全书新见迭出,即有作者独具的创见,也有与其他学者讨论的商榷性意见,而又全都证据充足,剖析透彻,层次分明,具有极大的说服力。”


《英国小说批评史》简介
殷企平 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年9月版

本书把整个英国小说批评史分成了四个时期,即萌芽时期、成熟时期、繁荣时期和反思时期。
萌芽时期指18世纪。本书对这一时期的探讨主要侧重下面几个问题:18世纪英国小说批评究竟处于什么样的状况?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在多大程度上继承了古典文论的衣钵?又在多大程度上突破了前人的观点?对小说体裁的基本审美特征有哪些表述?这些理论表述的意义何在?
19世纪可以被看作英国小说批评的成熟时期。通过对这一时期的分析,本书试图说明这样一个观点:英国小说批评在詹姆斯之前就已经走向成熟,而詹姆斯则对前人的一些成熟的理论见解进行了颇为系统化的梳理,并加入了新的内容,进而为20世纪小说批评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书中对英国小说批评在这一时期不断成熟的主要标志进行了探讨。
在20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小说批评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本书对该时期有哪些重大理论性突破作了说明,并对分别以詹姆斯、卢伯克和乔伊斯为一方,以威尔斯、福斯特和劳伦斯为另一方的两条主线作了梳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小说批评的走向大致表现出“反思”和“创新”这两大特征。本书对它们背后的深层原因作了分析。
本书填补了国内外同领域研究中的空白。此前国内尚无同类著作问世,而国外仅有巴尔托罗密欧和理查德·斯唐撰写的两部断代史,其时间跨度均比本书少了200年以上。长期以来,在西方文学批评领域中,人们比较忽视英国小说批评。在多数情况下,只要一谈起西方小说批评,人们总是首先把目光投向美国和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至于詹姆斯以前的英国小说理论,那遭遇可就更惨:在许多人的眼里,詹姆斯以前的英国小说理论领域几乎是一片荒原。著名西方学者马克·肖勒(Mark Schorer)和瓦尔特·爱伦 (Walter Allen)都曾经断定,在现代文学批评界“决定把严肃的地位赐予小说家以前”,英国没有任何小说理论。直到不久以前,爱德蒙·威尔逊(Edmund Wilson)还下过这样一个结论:“英国一直等到詹姆斯的出现才有了自己的小说理论。”本书的问世有助于纠正上述错误观点,有助于改变英国小说批评长期受忽视的局面,也为我国本土小说诗学的建设提供了借鉴。


专著《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导论》简介
—— 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应用分析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36.2万字 汪斌著
(当代经济学文库)2001年1月第一版

该专著源于在复旦大学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是作者历时十余年积累,长期潜心研究的个人代表作。全书的基本内容和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
一、研究切入点和方法论上的创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日趋加快,当代产业结构运行越出国界,以国际区域为板块的互动演进已成为被人们所感知的客观现实。该书作为对已经发展了的现实经济系统的及时回应,突破了以往孤立的研究国别产业结构或满足解剖其内部结构的传统分析范式,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为背景,运用现代经济学中整体主义(结构主义)分析方法,从新的切入点——国际区域产业结构整体为研究对象(或分析单位),即将各民族国家产业结构体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实际存在的相互依存关系看成一个整体,研究这个整体在封闭和开放条件下产业结构的互动演进机理,在经济学领域首次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国际区域产业结构理论,构成了一个一般理论框架和新的分析范式,拓阔了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领域,填补了当代产业结构国际化理论研究上的一项空白,对该理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做出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贡献。
二、“一般理论”上的创新
全书分为导论和四篇十四章。
导论部分在国内首次对国际区域产业结构的内涵及特点作了科学界定。第一篇国际区域产业结构的成长(1-5章),重点对国际区域内各国(地区)产业结构相互关联成整体性成长的实质、动因、机制和内在矛盾性等方面,作了开拓性研究。第二篇国际区域结构的开放性与互动机制(6-8章),第一次从全球视觉,立体、多向辐射和多边反馈角度,对形成区域间结构互动关系的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金融、技术和信息的跨国传播与传递、跨国公司和经济周期等六大传导机制的不同特点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独到的分析。第3篇国际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化模式和当代国际分工(9-11章),首次对东亚、北美和西欧三大典型国际区域产业结构演化模式作了静态相结合的实证分析,并从产业结构演进与国际分工发展相互关系的角度,对当代全球分工体系的新变化,从全球宏观、区域中观、跨国公司微观三个层面作了考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最新特点。
三、“应用分析”上的创新
第四篇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12-14章)
(1)提出中国在世界经济新格局下参与国际分工,必须采取新的战略,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结构超越型”战略。
(2)在提出新战略的基础上,阐明了战略性调整的新含义,即战略性调整不仅仅具有时间的含义(动态、超前),而且还包括空间的含义(全球地域空间),并着重从全球时空一体化角度,提出了中国如何进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思路和政策选择。


《永续发展——企业技术创新透析》
陈劲 科学出版社2001.1.6 版

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也是企业获得良好经济效益、创造财富的内在因素。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创新管理水平。由于技术创新管理涉及经济、管理、文化、社会等多重领域,因此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交叉科学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作者通过国内外大量文献的系统思考与中外企业技术创新案例的思辩与提炼,总结了技术创新管理的十条规律,形成本书。

本书强调必须把握创新真实内涵,提出技术创新主要应强调基于要素组合的市场化行为,以及研究与发展部门、生产制造部门与营销部门的有效整合。本书提倡全面、有效地寻求技术创新源泉,全面拓展了传统技术创新源泉。为了提高创新战略运筹水平,本书强调了技术创新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的结合,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规划具有指导意义,并详细地分析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演化规律。本书还较科学地概括了创新的有效组织形式,突出强调创新人才的管理。本书也重视创建利于创新的文化,并概括了创新文化的价值观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形成追求超前、开拓、变革、卓越的先进理念。提倡参与创新、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 本书以技术创新审计为示例,阐明了创新管理工具的重要作用。并从创新系统角度,对技术创新的整体性、系统性进行了全面的概括。

本书力图从较新的角度,提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新视野,其中重点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含义、技术创新的战略、组织、人才、文化以及创新系统、最佳创新实践,反映了近十年来本书对技术创新管理规律的艰难探索,通过努力,对管理科学的重要学科——创新管理的学科知识体系进行首次、尝试性的总结,对促进技术创新管理学科的成长与成熟、培养技术创新管理研究人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书也为我国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工作提供新颖、丰富、实用的理论与方法指南,从而迅速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水平,使企业真正实现基于技术创新的价值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