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新浙江大学成立,一所前所未有的“航母型”高校诞生在西子湖畔,浙大文科迈入新的历史进程。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征程中,浙江大学秉持一流大学需要一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共识,全校师生同心协力,重视文科、发展文科、繁荣文科,为浙江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浙江大学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文科发展领导小组和智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社会科学研究院、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在全国高校率先实行了文科科研组织与管理机制改革,支持学科交叉、激励学术创新、推动内涵发展、促进品质提升,切实推进文科科研发展。
在廿余年新浙大文科建设过程中,浙江大学先后举办了五次文科大会,根据学校文理综合、学科齐全的特点凝练了“古今会通、东西互动、中外相知、文理交融”十六字理念,相继实施了“强所、精品、名师”计划和“985”三期“4+1+X”建设工程,提出了“面向2035:浙江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明确了“明使命、聚人才、强主流、创一流、拓影响、守阵地”的文科发展方向路径,在学科建设、科研项目、标志性成果、人才队伍、科研平台、智库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近年来,浙江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势头迅猛,在重大项目立项、高水平成果获奖等方面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2020年,浙江大学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54项,其中一等奖5项,获奖总数及一等奖数量均创历史新高;2021年获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10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获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1项(占全省获奖总数的27%),其中一等奖22项(占全省获奖数的37.3%);2022年,浙江大学文科重大项目立项总数达22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含专项及单列学科)20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4项。
近年来,浙江大学大力推进实施“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计划”,持续开展重大文化典籍编纂与研究,“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华礼藏”“龙泉司法档案选编”“敦煌与丝路文明”等项目成果丰硕,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
近年来,浙江大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东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等国际著名学府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合作关系,互派学者访问和讲学,共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2020年,浙江大学启动首个由文科牵头的“创新2030计划”——亚洲文明学科会聚研究计划,整合会聚多学科力量,推动成立亚洲文明研究院,致力于围绕东亚文明、东南亚文明、南亚文明、中亚·西亚文明和中外文明互鉴等五个版块,从文明思想的交融与共生、文化理念的传承与创新、文字语言的认知与变异、文献典籍的环流与再生、文物史迹的流変与保护、文学艺术的理解与对话等六大维度开展会聚研究,为亚洲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浙大方案、贡献浙大智慧。
2022年,“数字社会科学会聚研究计划”正式启动,将以中国数字化转型实践为背景,聚焦未来数字经济、数字管理、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全新问题,构建数字经济、数字创新、数字治理、数字法治、数字传媒五大板块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通过数字方法论形成数字社科新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学科语言,打造浙大数字学派,为解决中国下一轮发展中的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贡献浙大力量。
近年来,浙江大学坚持“立足浙江、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社会服务理念,积极为国家和地方提供政策、法律和管理等方面的决策咨询,参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文化建设,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被列为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
浙江大学文科现设置有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艺术与考古学院、经济学院、光华法学院、教育学院、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学系13个学院(系),设有74个校级研究所,26个校设研究院,111个校级研究中心,获批1个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1个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3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1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12个其他国家部委相关研究基地或中心、9个浙江省重点研究基地、4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11个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9个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拥有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艺术学理论、设计学等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心理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教育史、中国古典文献学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外国哲学、政治经济学、农业经济管理等3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等14个浙江省一流学科。
浙江大学高度重视文科人才队伍建设。截至2022年底,文科教师队伍已有113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82人,副高级职称354人。目前,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共有高层次人才99人(其中院士1人、文科资深教授15人、讲席教授6人)。
面向走在世界一流前列的目标,浙江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在新发展阶段的使命是扎根中国、融通世界、启智润心、资政育人,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知识创新提供浙大智慧;愿景是建成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浙大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成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战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