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为农业与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护航——记浙大“卡特”服务浙江“三农”

发布时间:2004-09-10 浏览次数:2842

1999年12月27日,在上海召开的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会上,著名农业经济专家黄祖辉教授从教育部领导中接过了国家重点研究基地的匾牌,从此,一个由省政府和浙江大学共建、以研究“三农”问题为核心的研究机构——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Zhejiang University,英文缩写CARD,中文简称浙大“卡特”)在浙江大地迅速成长。五年来,浙大“卡特”立足浙江,面向全国,为浙江农业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一、服务浙江农村经济改革,科研成果斐然。
五年来,浙大“卡特”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70%以上的项目都与浙江省农业与农村发展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有关。通过组织重大科研项目的攻关,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五年来基地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7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给有关部门提交研究报告和咨询报告近100个,被实际部门采纳50余个,形成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五年来,“卡特”成员完成了“抓住机遇,加快浙江农业结构调整”、“加入WTO的浙江农业政策调整和发展战略”、“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模式”、“浙江粮食市场化改革及其评析”、“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调研报告”、“农夫山泉跨省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政府农业支持政策完善与改革研究”、“农村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研究”、“建立我国农业行业协会的方案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制度改革研究”、“浙江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民适应性研究”、“农户经济非农化发展研究”、“政府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温州模式研究:回顾与展望”、“杭州市居住人口选择研究”、“浙江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粮食与水环境问题研究”、“浙江省深化新家庭计划活动的基本设想”、“浙江省21世纪生育政策研究”、“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报告”、“浙江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践与对策”、“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关于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发挥供销社重要作用的报告”等一百余个研究报告或决策咨询报告,其中多项成果通过专家鉴定,并受到较高评价。如:“浙江效益农业发展”研究报告得到原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较高评价与批示。“关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调研报告”受到新一届全国人大的高度关注。关于“农夫山泉跨省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和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充分肯定与批示。“农村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则不仅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而且为国内媒体迅速传播,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反响。
二、服务浙江新农村建设,决策咨询广泛。
浙大“卡特”研究人员多次参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领导讲话和中央重要政策文件的起草,在“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农业结构调整和效益农业发展”、“停征农业特产税、农业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农村股份合作制”、“农村新社区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农民专业合作社立法与制度安排”、“农产品行业协会”、“土地使用权流转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村城镇化与小城镇综合改革”、“农村扶贫开发(百乡扶贫攻坚计划、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农民素质培训”、“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产品超市化与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已被浙江省相关政府部门所直接采纳或推广,不少研究成果和决策建议已在实践中形成经验和示范,推广到全国其他省份,并为中央有关决策部门所采纳。
三、服务浙江对外开放,学术交流活跃。
五年来,浙大“卡特”在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台州、东阳、丽水、海宁、慈溪等地先后举办了多次全国性高层次学术会议和国际性学术会议。2000年5月,主办了“市场化·国际化:新世纪中国农业发展”研讨会;2001年5月,主办了中国——加拿大青年发展国际讨论会;2001年11月,主办了“转型时期我国农村制度创新暨温州模式研究”学术研讨会;2002年10月,主办了"加入WTO后的两岸农业:学术研讨暨投资贸易洽谈会";2003年5月,主办“中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高层研讨会”;2003年10月,主办了“食品安全:消费者行为、国际贸易及其规制”国际研讨会;2004年2月,承办了“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前沿与战略研讨会”;2004年5月,主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制度建设和立法安排国际研讨会”;2004年6月,承办了中国“三农”问题国际研讨会。
通过举办这些学术会议,为浙江省的对外开放,特别是农业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创造了一个交流的大平台,促进了“浙江经验”和“浙江精神”的传播。
与此同时,浙大“卡特”每年接受20余批次的国外及港、台学者来访,派出10余批次研究人员出国从事讲学与合作研究;定期出版学术交流刊物《卡特动态》;建立“三农研究网”,这些都对宣传浙江“三农”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服务浙江人才战略,培养人才众多
浙大“卡特”不仅着眼于“三农”问题的研究,而且把人才培养作为重要任务。五年来,“卡特”成员为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提供了近百次的讲座与报告。只要农民和企业有这方面的需求,尤其是对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卡特”总是全力相助。
此外,围绕浙江人才战略,“卡特”注重学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五年来,已培养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生100余人,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引进、聘任国内外专家学者30余人。目前,“卡特”已建立了一支近70人的、专兼职结合、校内外结合、国内外结合、老中青结合、高水平的“三农”问题研究团队。该基地所属的“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已在全国排名第一,该基地在教育部的建设评估中,也被评为优秀国家基地。
五年来,在浙江省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与关心下,浙大“卡特”和省政有关部门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可以相信,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浙大“卡特”一定能为浙江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浙大“卡特”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