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院士论坛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论坛在我校举行

发布时间:2005-05-13 浏览次数:1931

5月10日上午,院士论坛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论坛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国际会议中心140厅顺利召开。参加论坛的嘉宾包括刘源张、饶芳权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许庆瑞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前副校长康长杰(Hang Chang-Chieh)教授,台湾东吴大学商学院何照义教授、李智明副教授、尚榮安助理教授等。
论坛在中科院数学与系统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刘源张院士题为《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的主题报告发言中拉开了序幕。刘源张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全面质量管理专家,长期致力于质量工程和管理的研究与应用,被尊称为“中国全面质量管理之父”。在主题报告中,刘院士通过分析比较国民经济统计资料中国内生产总值和不同行业历年劳动生产率的数据,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基础制造业是制造业的基础,他们的劳动生产率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保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须遵照科学发展观;标准和定额的改进,知识管理和信息化,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由之路;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与提高产品质量并举;劳动生产率意识的普及是关键。
作为我国技术创新管理理论研究重要开创者之一,浙江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许庆瑞教授以《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之路:二次创新——组合创新——全面创新》为题,系统阐述了20多年来以他为首的研究团队对中国技术创新之路的探索。他指出,当前相当部分中国企业正面临“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的两难境地。而传统的创新管理理论无法在新形势下为我国企业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创新管理范式来指导实践。在长期从事技术创新管理研究并总结国内外创新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以许庆瑞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于2002年提出了具有原创性的“全面创新管理”(Total Innovation Management,简称TIM)的新范式,以求在新时代条件下丰富发展创新管理理论,并为我国企业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进行科学有效的全面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全面创新管理是以培养核心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导向,以价值创造增加为最终目标,以各种创新要素(如技术、组织、市场、战略、管理创新、文化、制度等)的有机组合与协同创新为手段,通过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方法和工具,力求做到“三全一协同”(即:全要素创新、全时空创新、全员创新,“三全”通过协同实现最佳协同效应,提高创新绩效)。
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前副校长康长杰(Hang Chang-Chieh)教授也做了“Discontinuous Innovations- Radical vs Disruptive”的精彩演讲。他认为Radical innovation 和Disruptive innovation都属于Discontinuous Innovation,并分析了Radical innovation和Disruptive innovation(颠覆性或称排斥性创新)的异同,并强调指出:Radical innovation非常难以实施和管理,具有很大风险性,需要足够的市场容量作保障,而市场不确定性很大,因此需要“市场学习”(Market Learning)。此外,研发人员往往比较善于处理技术不确定性而不善于处理市场不确定性,而非连续性创新(Discontinuous Innovations)则要求研发人员不仅要精通技术,还要从事市场分析等跨职能的非技术工作。
此外,台湾东吴大学前商学院院长何照义教授、企管系副主任李智明副教授也分别做了题为“企业研究方法的内涵”和“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heory in a Capacitated Newsboy Problem”的主题演讲。
在随后的即席发言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饶芳权教授根据自己多年企业实践和从事高校科研的经验体会,畅谈了对我国管理科学与管理实践以及管理教育发展的一些感想,指出了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希望,例如管理研究一定要与国家和企业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切记脱离实际和崇洋媚外;管理学者要有自己的独立性和良心,要本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不唯上,只唯实。
最后,台湾东吴大学商学院企管系向浙大管理学院管理科学院工程系赠送了礼品。论坛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本次论坛由管理科学院工程系承办,陈劲教授、卢向南教授主持,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黄祖辉教授在开幕式上代表学院致辞。
管理学院
200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