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所3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完成工作报告顺利出站
发布时间:2005-07-13 浏览次数:2714
2005年6月30日,程勇提交了题为《儒家经学与汉代文论》的博士后出站工作报告。考核小组由束景南教授、崔富章教授、潘立勇教授组成,合作导师为束景南教授。程勇的工作报告运用创造型的研究思路与文化还原方法,细致讨论汉代经学与文论的关联,获得考核小组的好评。程勇200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03年6月进入浙大古籍所从事研究工作。在站期间,在《文艺理论研究》、《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并获得第36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2005年6月30日,古籍所博士后刘东影提交了博士后工作报告,题目为《出土文献与早期儒家〈诗〉学思想》。刘东影的合作导师是崔富章教授,考核小组由何忠礼教授、崔富章教授、贾海生副教授组成。刘东影在报告中根据早期儒家《诗》学传承研究中背景史料缺漏的现状,既充分利用现有的文献史料,廓清事实,又尽可能利用出土文献中的新材料,钩沉索隐,得出新的认识和结论。在运用传统研究方法的同时,采用文化哲学、文艺学、美学等现代学术研究方法,研究出土文献的内在特质,分析其思想源流,以使研究达到客观性、真实性和理论性、科学性的统一。外审专家及出站考核小组一致认为,刘东影的工作报告是一篇优秀的出站报告。刘冬影在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期间,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金“三等奖”资助,获资助项目名称“上博藏简与先秦文学研究”。
2005年3月23日,古籍研究所举行日本学者荒见泰史博士后出站报告。荒见泰史的出站报告题为《敦煌讲唱文学文献写本的研究》,合作教授为著名敦煌学家、古籍研究所所长张涌泉教授。考核小组由著名敦煌学家方广錩教授、本所许建平副教授及合作导师张涌泉教授组成。荒見泰史的报告通过对敦煌讲唱文学文献写本不同异本的比较研究,探讨了敦煌讲唱文学作品的发展演变过程,有许多新的见解。评审专家著名敦煌学家项楚、郑阿财先生以及考核小组的专家都对荒見泰史的报告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荒见泰史1985年进入日本东洋大学中国哲学文学科,师从金冈照光教授学习敦煌学,1991年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研修,1994年东洋大学研究生毕业,2001于复旦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导师为著名学者陈允吉教授,2003年进入古籍研究所攻读博士后。荒见泰史研究方向为佛经文学,尤其以研究敦煌变文见长,在日本敦煌学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出站以后将回日本明海大学任教。
人文学院
2005年6月30日,古籍所博士后刘东影提交了博士后工作报告,题目为《出土文献与早期儒家〈诗〉学思想》。刘东影的合作导师是崔富章教授,考核小组由何忠礼教授、崔富章教授、贾海生副教授组成。刘东影在报告中根据早期儒家《诗》学传承研究中背景史料缺漏的现状,既充分利用现有的文献史料,廓清事实,又尽可能利用出土文献中的新材料,钩沉索隐,得出新的认识和结论。在运用传统研究方法的同时,采用文化哲学、文艺学、美学等现代学术研究方法,研究出土文献的内在特质,分析其思想源流,以使研究达到客观性、真实性和理论性、科学性的统一。外审专家及出站考核小组一致认为,刘东影的工作报告是一篇优秀的出站报告。刘冬影在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期间,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金“三等奖”资助,获资助项目名称“上博藏简与先秦文学研究”。
2005年3月23日,古籍研究所举行日本学者荒见泰史博士后出站报告。荒见泰史的出站报告题为《敦煌讲唱文学文献写本的研究》,合作教授为著名敦煌学家、古籍研究所所长张涌泉教授。考核小组由著名敦煌学家方广錩教授、本所许建平副教授及合作导师张涌泉教授组成。荒見泰史的报告通过对敦煌讲唱文学文献写本不同异本的比较研究,探讨了敦煌讲唱文学作品的发展演变过程,有许多新的见解。评审专家著名敦煌学家项楚、郑阿财先生以及考核小组的专家都对荒見泰史的报告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荒见泰史1985年进入日本东洋大学中国哲学文学科,师从金冈照光教授学习敦煌学,1991年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研修,1994年东洋大学研究生毕业,2001于复旦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导师为著名学者陈允吉教授,2003年进入古籍研究所攻读博士后。荒见泰史研究方向为佛经文学,尤其以研究敦煌变文见长,在日本敦煌学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出站以后将回日本明海大学任教。
人文学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