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比较词汇研究国际研讨会在外语学院召开
发布时间:2005-10-26 浏览次数:2244
第九届比较词汇研究国际研讨会(The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comparative
Study of Vocabulary)于2005年10月13日-16日在浙江大学召开。会议由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日本语言文化研究所具体倡议组织,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主办,日本词汇研究学会协办,负责人为日本语言文化研究所所长马安东教授,王春副教授。参会代表共计40人,其中国外代表11人,分别来自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台湾、香港等6个国家和地区。国内代表30余人,中国日語教学研究会会長・吉林大学外国語学院院長宿久高教授亲临会议,作指导性讲话并致词。中国日語教学研究会副会長・大連外国語学院陳岩教授、中国日語教学研究会常務理事・同済大学日語系主任呉侃教授、北京大学外国語学院日語語言文化系主任彭広陸教授、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揭侠教授等中国日语届的顶级著名学者分别主持了各个分组的发表并作指导性发言。充分体现了中国日语学界对本次国际研讨会的支持,也是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高级别国际学术会议的又一次亮相。中外学者济济一堂,宣读发表学术论文13篇,并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词汇研究专题讲座。
会议的主题是比较词汇研究。田岛毓堂氏开创提出的比较词汇研究和以往的词汇研究相比属全新设想下的崭新学术领域。我们知道,长期以来,词汇研究一直落后于音韵、文法,而且词汇研究本身的发展也呈偏颇。即对于作为其组成单位的单个词的研究,早就进步领先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对于词汇,即词的汇合的研究,特别是把一种语言的词汇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一直空白,不被顾及。而比较词汇研究开始把这种词的汇合作为研究对象,以弥补词汇研究长期以来的片面不全。
词的汇合意义的词汇研究,和语言学其它领域纯粹着眼语言内部问题,或者单纯解决语言形式问题就可以了结的不同,这也是词汇所特有的性质。即词汇和语言外事实密切关联。词汇研究不能设想脱离造就那种语言的文化。比较词汇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语言揭示文化的根底,为异文化的比较、理解开拓新的途径。
由田岛毓堂开创提出的比较词汇论研究,至今只有10余年时间,但已在多个语种进行了尝试。在田岛毓堂氏执着不懈的提倡指导和身体力行的研究下已初具雏形,在理论的完善、方法的确立、基础作业的基准设定各方面进行了众多的实践,积累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其中,召开了8次有中国・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台湾・越南等国家日语学者参加的国际专题研讨会,出了题为《比较词汇研究试探》系列丛书13期,《比较词汇研究的可能性》5期,以及名古屋大学大学院国语国文学会学会杂志专刊多期。2003年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研究项目--「词汇论的基盘--语素编号・单词编号的研究及电子辞书的开发」(日本国家级重点项目)。
研讨会发表的论文可大致归纳为如下三类:
1«窗边的小豆豆»词汇
・ ジョジョック スパルジョ(スラバヤ国立大学)
『窓ぎわのトットちゃん』における「感動詞」のインドネシア語の翻訳について
・ 林立萍(台湾大学)
中国語訳『窓ぎわのトットちゃん』語彙データについて
―第1章から第10章まで―」
・ 林玉恵(銘傳大学)
『窓ぎわのトットちゃん』の日中同形語について
―その特徴とコード付けの問題点を中心に―
・ 田島毓堂(愛知学院大学)
『窓ぎわのトットちゃん』語彙8―度数1の語―(その1)
2基干词汇的研究
・金直洙(又松大学校)
聖書を使っての日韓比較語彙研究
・広瀬英史(静岡文化芸術大学)
基幹語彙を利用した語彙研究(その1)―金直洙氏選定基幹語彙の『窓ぎわのトットちゃん』による検証―
3中日词汇的交流,有关日本来源的外来语
・王春(浙江大学)
「現代中国語の新語における日系外来語
―(その一)所属・形成及び分類について―」
・宮副ウォン裕子(香港理工大学)マギー 梁安玉(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の中国語紙における日本語」
・曹潔(浙江大学大学院生)、马安东(浙江大学)
<N+V>型複合語の語構成についての一考察―和製外来語を中心に―
・王敏(南京国際関係学院)
現代中国語と現代日本語にある外来語の比較
4日中同素语的研究
・彭広陸(北京大学)
「中日語彙比較への一視点―いわゆる「同素語」を中心に―」
以上的发表从词汇研究的两个方面—词汇总体论和词汇元素论出发,论证了词汇研究和文化的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的关系。揭示了长期以来词汇研究难以突破的瓶颈—即词汇的数量性和不断变化性以及和意义的关联问题,运用比较词汇论的方法可以逐一克服。发表以大量的资料为基础的实证研究为我们长期以来用演绎法推论得出的结论给予了证实。是词汇研究方法论上的突破。由于其开创至今为时尚短,通过国际研讨会这个平台,及时地把这一崭新的方法介绍到国内,意义重大。另外,作为本次国际研讨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还进行了比较词汇研究专题讲座六,内容是一对一的教授比较词汇研究的作业方法、电脑程序的运用、词汇调查的具体操作方法、词汇表的做成、编号、以及和意思构造分析法相关的词汇统计方法。讲座具体实在,使与会者在聆听了理论上的论文发表后,可以具体进行实践,立竿见影,落到实处,效果可期,受到一致好评。
总之,这次国际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真正实现了词汇研究与国际学术界的广泛交流和合作,推动了我校和其他国内词汇研究者在比较词汇研究方面的进一步探讨,加强了国内外学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交流,具有深远的学术意义。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2005.10.26
Study of Vocabulary)于2005年10月13日-16日在浙江大学召开。会议由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日本语言文化研究所具体倡议组织,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主办,日本词汇研究学会协办,负责人为日本语言文化研究所所长马安东教授,王春副教授。参会代表共计40人,其中国外代表11人,分别来自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台湾、香港等6个国家和地区。国内代表30余人,中国日語教学研究会会長・吉林大学外国語学院院長宿久高教授亲临会议,作指导性讲话并致词。中国日語教学研究会副会長・大連外国語学院陳岩教授、中国日語教学研究会常務理事・同済大学日語系主任呉侃教授、北京大学外国語学院日語語言文化系主任彭広陸教授、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揭侠教授等中国日语届的顶级著名学者分别主持了各个分组的发表并作指导性发言。充分体现了中国日语学界对本次国际研讨会的支持,也是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高级别国际学术会议的又一次亮相。中外学者济济一堂,宣读发表学术论文13篇,并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词汇研究专题讲座。
会议的主题是比较词汇研究。田岛毓堂氏开创提出的比较词汇研究和以往的词汇研究相比属全新设想下的崭新学术领域。我们知道,长期以来,词汇研究一直落后于音韵、文法,而且词汇研究本身的发展也呈偏颇。即对于作为其组成单位的单个词的研究,早就进步领先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对于词汇,即词的汇合的研究,特别是把一种语言的词汇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一直空白,不被顾及。而比较词汇研究开始把这种词的汇合作为研究对象,以弥补词汇研究长期以来的片面不全。
词的汇合意义的词汇研究,和语言学其它领域纯粹着眼语言内部问题,或者单纯解决语言形式问题就可以了结的不同,这也是词汇所特有的性质。即词汇和语言外事实密切关联。词汇研究不能设想脱离造就那种语言的文化。比较词汇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语言揭示文化的根底,为异文化的比较、理解开拓新的途径。
由田岛毓堂开创提出的比较词汇论研究,至今只有10余年时间,但已在多个语种进行了尝试。在田岛毓堂氏执着不懈的提倡指导和身体力行的研究下已初具雏形,在理论的完善、方法的确立、基础作业的基准设定各方面进行了众多的实践,积累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其中,召开了8次有中国・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台湾・越南等国家日语学者参加的国际专题研讨会,出了题为《比较词汇研究试探》系列丛书13期,《比较词汇研究的可能性》5期,以及名古屋大学大学院国语国文学会学会杂志专刊多期。2003年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研究项目--「词汇论的基盘--语素编号・单词编号的研究及电子辞书的开发」(日本国家级重点项目)。
研讨会发表的论文可大致归纳为如下三类:
1«窗边的小豆豆»词汇
・ ジョジョック スパルジョ(スラバヤ国立大学)
『窓ぎわのトットちゃん』における「感動詞」のインドネシア語の翻訳について
・ 林立萍(台湾大学)
中国語訳『窓ぎわのトットちゃん』語彙データについて
―第1章から第10章まで―」
・ 林玉恵(銘傳大学)
『窓ぎわのトットちゃん』の日中同形語について
―その特徴とコード付けの問題点を中心に―
・ 田島毓堂(愛知学院大学)
『窓ぎわのトットちゃん』語彙8―度数1の語―(その1)
2基干词汇的研究
・金直洙(又松大学校)
聖書を使っての日韓比較語彙研究
・広瀬英史(静岡文化芸術大学)
基幹語彙を利用した語彙研究(その1)―金直洙氏選定基幹語彙の『窓ぎわのトットちゃん』による検証―
3中日词汇的交流,有关日本来源的外来语
・王春(浙江大学)
「現代中国語の新語における日系外来語
―(その一)所属・形成及び分類について―」
・宮副ウォン裕子(香港理工大学)マギー 梁安玉(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の中国語紙における日本語」
・曹潔(浙江大学大学院生)、马安东(浙江大学)
<N+V>型複合語の語構成についての一考察―和製外来語を中心に―
・王敏(南京国際関係学院)
現代中国語と現代日本語にある外来語の比較
4日中同素语的研究
・彭広陸(北京大学)
「中日語彙比較への一視点―いわゆる「同素語」を中心に―」
以上的发表从词汇研究的两个方面—词汇总体论和词汇元素论出发,论证了词汇研究和文化的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的关系。揭示了长期以来词汇研究难以突破的瓶颈—即词汇的数量性和不断变化性以及和意义的关联问题,运用比较词汇论的方法可以逐一克服。发表以大量的资料为基础的实证研究为我们长期以来用演绎法推论得出的结论给予了证实。是词汇研究方法论上的突破。由于其开创至今为时尚短,通过国际研讨会这个平台,及时地把这一崭新的方法介绍到国内,意义重大。另外,作为本次国际研讨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还进行了比较词汇研究专题讲座六,内容是一对一的教授比较词汇研究的作业方法、电脑程序的运用、词汇调查的具体操作方法、词汇表的做成、编号、以及和意思构造分析法相关的词汇统计方法。讲座具体实在,使与会者在聆听了理论上的论文发表后,可以具体进行实践,立竿见影,落到实处,效果可期,受到一致好评。
总之,这次国际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真正实现了词汇研究与国际学术界的广泛交流和合作,推动了我校和其他国内词汇研究者在比较词汇研究方面的进一步探讨,加强了国内外学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交流,具有深远的学术意义。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2005.10.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