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学会会长杨自俭教授来外语学院讲学
发布时间:2006-04-18 浏览次数:1832
应外国语言文化和国际交流学院的邀请,我国知名学者、中国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学会会长杨自俭教授于2006年4月11日和12日来我院做了两次精彩的讲座。
杨教授第一次讲座的题目为“对比语言学理论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首先,杨教授对对比研究有重要贡献的人物进行了有选择的介绍,包括Humboldt, Jesperson, Sapir, Whorf, 以及中国的吕淑湘,林语堂等。然后,杨教授对对比语言学要上升为学科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包括对比的目标,对应的范畴,等等。杨教授还就对比语言学的关键论题 ——异同——作了深入的讨论,发人深思,涉及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论,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他着重指出:建立对比语言学就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工夫:(一)要追溯相关理论研究的发展史,(二)研究目标和范畴要有系统性,(三)理论和应用之间应有缓冲带,(四)要重视学科的理论建设。
杨教授第二次讲座的题目是“翻译哲学简论”。杨教授高屋建瓴,从哲学和翻译学建设的高度,纵论翻译哲学,涉及学科之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首先,杨教授从“世界是什么”和“人是什么”哲学的两大永恒主题切入,指出:哲学的优越和伟大之处恰恰在于它的无实用性,由此鼓励晚辈热爱真理无功利,快乐地追求真理,讲求理性,不畏惧权威,鄙视名权利……。其次,杨教授表达了自己对翻译哲学独特的看法。他认为:翻译哲学是用哲学思想研究人类翻译活动本质属性的翻译学的最高理论层面,它从社会发展和精神家园建设这两个方面的需求思考翻译学的建设和走向问题。接着,杨教授就翻译哲学具体涉及的翻译学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等展开了最为详尽的讲演,使在场的语言学科和翻译学科的师生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杨教授的讲座不仅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更重要的是激励我们为学科、为事业而奋斗一生。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2006年4月18日
杨教授第一次讲座的题目为“对比语言学理论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首先,杨教授对对比研究有重要贡献的人物进行了有选择的介绍,包括Humboldt, Jesperson, Sapir, Whorf, 以及中国的吕淑湘,林语堂等。然后,杨教授对对比语言学要上升为学科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包括对比的目标,对应的范畴,等等。杨教授还就对比语言学的关键论题 ——异同——作了深入的讨论,发人深思,涉及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论,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他着重指出:建立对比语言学就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工夫:(一)要追溯相关理论研究的发展史,(二)研究目标和范畴要有系统性,(三)理论和应用之间应有缓冲带,(四)要重视学科的理论建设。
杨教授第二次讲座的题目是“翻译哲学简论”。杨教授高屋建瓴,从哲学和翻译学建设的高度,纵论翻译哲学,涉及学科之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首先,杨教授从“世界是什么”和“人是什么”哲学的两大永恒主题切入,指出:哲学的优越和伟大之处恰恰在于它的无实用性,由此鼓励晚辈热爱真理无功利,快乐地追求真理,讲求理性,不畏惧权威,鄙视名权利……。其次,杨教授表达了自己对翻译哲学独特的看法。他认为:翻译哲学是用哲学思想研究人类翻译活动本质属性的翻译学的最高理论层面,它从社会发展和精神家园建设这两个方面的需求思考翻译学的建设和走向问题。接着,杨教授就翻译哲学具体涉及的翻译学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等展开了最为详尽的讲演,使在场的语言学科和翻译学科的师生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杨教授的讲座不仅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更重要的是激励我们为学科、为事业而奋斗一生。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2006年4月18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