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06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再创新高——中青年教师承担起人文社科研究的重任
发布时间:2006-06-14 浏览次数:2168
2006年国家社科基金常规项目立项名单日前揭晓,我校25个项目被批准立项,立项数创历史新高。分析今年的立项情况,呈现以下特点:
一、立项率同比增长显著,人文学院、管理学院立项率高。
今年我校共有157个项目申报,受资助率为15.9%,较2005年增长4.2个百分点(2005年共申报137项,16项获资助,立项率11.7%)。受资助项目中:重点2项,资助率16.7%;一般18项,资助率16.1%;青年5项,资助率15.2%;资助率较为平均。
按学院:经济学院3项,资助率12.0%;法学院3项,资助率16.7%;人文学院10项,资助率25.0%;外语学院1项,资助率6.3%;管理学院(农研院)5项,资助率25.0%;公共管理学院3项,资助率20.0%。
二、受资助学科分布广,经济类项目立项数多。
此次受资助课题分布面较广,在22学科的14个学科中均有立项,各学科立项数如下:应用经济6项,经济理论3项,国际问题研究、语言学、世界史、外国文学各2项,法学、人口学、新闻学、社会学、马列科社、中国文学、政治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各1项。值得一提的是,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是“十五”以来我校首次获得立项的学科。
三、资助对象逐步向具有高学位和高职称的中青年教师队伍转移。
我校今年批准立项的项目负责人平均年龄42.2岁,较往年有所降低,年龄最大的52岁,最年轻的只有27岁,年龄在26岁至35岁之间的有位3位,占总数的12.0%;36岁至45岁之间的有16位,占总数的64.0%;46岁至55岁之间的有6位,占总数的24.0%。从此项数据来看,4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已成为承担国家级项目的主体,特别是35岁到45岁是科研的主力军,3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主持国家级项目尚不多见。
从学位结构来看,具有博士学位的有20位,占总数的80.0%;具有硕士学位的有5位,占总数的20.0%。从职称结构来看,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有17位,占总数的68.0%;具有副高级职称的有5位,占总数的20.0%;具有中级职称的有2位,占总数的8.0%。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具有高学位和高职称的教师队伍正日益承担起我校人文社科研究的重任。
注:如果附件打不开,是由于你使用了IE5.0以上的版本,请在IE浏览器上修改Internet选项,步骤为:工具-->Internet选项-->高级-->将始终以UTF-8发送URL前的选中去掉即可。
附件1: 浙江大学2006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名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