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合作社:实现国家战略的工具?——温铁军与黄祖辉的观点碰撞

发布时间:2006-11-14 浏览次数:1966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呼之欲出,“农民经济合作”迅速成为9月下旬国内热点话题之一。继9月22-23日第二届“南方农村报·中国农村发展论坛”在广州成功举办后(以下简称广州论坛),24-25日由农业部和吉林省政府主办的“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组织创新高层论坛”在长春召开(以下简称长春论坛)。“促进农民经济合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与广州论坛的“农民合作组织与新农村建设”不谋而合。四天内一南一北两个论坛遥相呼应。本报专门派出记者全程参加长春论坛。 与广州论坛一样,长春论坛同样云集了国内研究农民合作组织的顶尖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学院温铁军教授和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黄祖辉教授,在探讨适合中国的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模式的问题上,产生激烈的观点碰撞,成为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 
 
  温铁军:综合农协是国家的战略工具
  入选“2003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时,温铁军被称赞为“以脚做学问”的三农学者。在长春论坛上,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司长叶兴庆称其为“用头做学问”的专家,但在温铁军教授自己看来,“用脚做学问、用头做学问,都不如用骨头来思考”。思考与实践的结合,使得温铁军在农民合作社的研究上高屋建瓴,他强调,综合农协才是贯彻国家战略的工具。
  “合作社保护小农利益,绝对不是在农业生产中获益,让农民通过农业生产致富的合作社,在世界范围内我没看到,不知道哪位看到了,请介绍。”温铁军的观点坚定、鲜明。他认为,不能简单地把合作社当作一种农民生产组织。从合作社发展100多年的历史和世界范围内的经验来看,生产型的合作社95%都是失败的。合作社往往要在非农生产领域中开展规模经营,才有可能获得规模收益,以此补贴农业生产。“而目前我国大多数所谓支持合作社的政策都是朝向生产型合作社的。”
  温铁军说,他的观点目前在中国是非主流的,但却是客观的经验总结。在温教授看来,国际范围内的农民合作组织都不是单纯的经济组织,他们的第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服从国家战略,而这个职能往往很少被公开讨论,“我们在回避综合农协,把它和集体经济等同”。
  “今天看到的日、韩、台综合性农协的模式,其实都是日本殖民扩张的产物,是服务于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加快工业化原始积累的国家战略。”温铁军说,从1900年到2001年,日本农协保护小农100年。近年来,农业日渐衰微,农村日渐凋敝,小农经济不可避免萎缩的时候,日、韩、台毫无例外的都是用综合农协防备外部主体对三农的剥夺,因此日、韩、台农协并不是我们现在信奉的市场主义形态下,纯粹经济主体的性质,它是国家战略的工具。
  
  温铁军VS黄祖辉
  黄祖辉:我想请问温教授,不管是综合农协也好,还是合作社也好,您认为合作社社员、农民是不是应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主体?这是否应该作为一个前提条件加以明确?
  温铁军:早在1985年中央一号出台之前,我们就讨论过这样的问题:大包干以后到底什么是农村经济主体?2亿多分散的小农户,高度敬业,近乎于原子化,是不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如果是,请问中国自有小农经济以来,几千年了吧,难道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就是市场经济?在中国农村大包干以后,当时的中央农业政策部门从来没有认为大包干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观点是大包干解决的问题没有它引发的问题多,所以才要深化改革。我们并不满足于大包干和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不符合现代生产需要,所以才提出重新构建经济主体。
在中国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我们不可以把城市的市场概念、市场主体概念套用到农村。直到2002年中共十六大才终于明确了我们是城乡二元结构。所以我是不是把这个问题放回给您?至今我认为还没有研究完。
     黄祖辉: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我讨论的是合作社,目前的专业合作社也好、社区合作社也好,他的社员究竟是不是应该仍然像现在这样相对独立,在中国就是家庭承包的经营主体,这是一个大的原则问题。
有一个观点我与您有不同看法,如果我们的合作社仅仅是站在一个服从国家战略的角度,那可能很危险,很可能走到原来的集体经济。谈到合作社,我强调一个最主要的原则就是社员是相对独立的,不然就不要叫合作,叫农业企业就可以了。
  温铁军:我完全同意您后面的分析。多年以来,我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我们希望农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而且我们强调,合作社应该是以农户来构成的。我刚才讲的服从国家战略,那指的是综合农协。我们现在的专业合作社大部分可以不从这个角度考虑。
  黄祖辉:农民合作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欧美的专业合作社就是不太服从国家战略的,东亚的社区合作有这样的功能。但是我们国家目前讲的农民合作,我认为主要应该是专业合作,社区合作的发展还涉及到基层村组织的问题,非常复杂。
  温铁军:我也不认为现在的合作社是恢复原来的集体经济,在许多地方我都要刻意区分两者的不同,这一点上没有分歧。但是欧美的专业合作社也不是和国家的战略没有关系。之所以政府出这么高的补贴、这么多的优惠来支持合作社的建设,其实也和国家战略有关。
   黄祖辉:那只是产业扶持政策,不是国家战略政策,在一个国家里面,任何产业当然都要服从国家的政策,否则就不能生存。合作社在发展中可能会具备这样的功能,但是合作社绝对不是为了这个目的出现的。
  温铁军:谢谢您的指点。 
    

转自《南方农村报》2006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