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浙江地方史料文献丛刊”评审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2007-02-13 浏览次数:2354

      2007年2月9日下午,“浙江地方史料文献丛刊”项目评审会议在浙江省文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文献集成编纂中心”会议室举行。姜昆武、陈荣富、黄灵庚、吴光、包伟民等作为评审专家出席会议。
      评审会由省社科联党组书记陈永昊主持。陈书记指出,“浙江地方史料文献丛刊”属于基地项目,去年10月份已组织专家进行过评审。为了使这个集体项目更好地落实到人,课题组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对项目做了更加细化的设计。希望大家从科学性、可行性、可操作性三个方面对项目提出建议和意见。
      课题总负责人张涌泉教授向专家组介绍了该项目的总体设计和课题组成员的情况。“丛刊”总共分成总类、纪事、民生、宗教、文教、经籍、风物、人物8卷,总共收书600余种,字数估计在3000万以上。本次申报的为前四卷,即总类、纪事、民生、宗教四卷。课题组成员主要以浙大古籍所的老师为主,他们大多博士毕业,计划在07年8月完成。
      与会专家对课题申报书进行了认真评议,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本方面:要认真调查,仔细比较,确定好底本和参校本。对于已经点校过的本子,如果质量过硬,后出不能转精者,则应尽量尊重前人劳动成果,将其吸纳进来,增加权威性。
      二、分类方面:大类还可以,但小类还值得进一步推敲、斟酌。有的文献的归类,需要调整。为了使课题可持续性地进行,还要与出版社做好衔接工作。
      三、名称方面:现在这个“丛刊”的名称有语义重复的问题,须进一步推敲,可以考虑用“浙江史料丛刊”。
      四、选书方面:尽量做好补遗工作,多收入珍稀史料,这比重新标点一部书更有意义。
      五、质量方面:应将分工负责和质量监管结合起来,切实保证质量。考虑到古籍整理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最好有不同学科的人交叉审稿。
      陈永昊书记对大家的发言作了总结,并指出,“浙江地方史料文献丛刊”是我省“浙江文献集成”的一项子工程,意义重大,难度也很大。希望课题组高度重视和充分吸收评审专家的意见,进一步完善课题设计;课题负责人和团队要本着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学风和过硬的业务水平将课题保质保量完成。也希望在做好课题的同时,能够注意人才的培养。
      省社科规划办主任曾骅、副主任褚京卫以及文献编纂中心副主任楼含松、主任助理徐永明也参加了评审会。

                                                                                       浙江文献集成编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