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暨郑贞铭先生新闻教育实践研讨会圆满举行
发布时间:2007-04-12 浏览次数:2016
4月9日,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暨郑贞铭先生新闻教育实践研讨会在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召开,“台湾新闻教父”郑贞铭先生亲临会场,我校副校长胡建淼教授出席并作主题发言,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文化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三十余位资深新闻传播学者齐聚一堂,学界泰斗丁淦林教授也不辞辛劳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由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和浙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艺术学院联合主办,据悉,这是浙江大学第一次举办以台湾学者为主题的研讨会,目的在于加强两岸的学术交流合作。研讨会围绕郑贞铭先生的“新闻教育理念”展开,以新闻教育改革为主导方向,就网络化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动向,全球一体化与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中外新闻教育比较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郑贞铭先生新闻教育实践研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上,郑贞铭教授表示,新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传播科技日新月异,教育方式、理念、思想、操作等都随时面临变化。关于教育理念,郑贞铭先生带来了另一种视角——“无爱不成师”,这使每位与会学者深有感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邵培仁教授把郑先生的新闻教育理念归纳为爱的教育、感恩的教育、德智体美的教育,教育是让学生终身幸福。
胡建淼副校长指出,我国当前新闻教育面临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落后于实践、轻视新闻伦理学习以及知识面狭窄等问题,存在着新闻理念西化、新闻教材老化、研究方法玄化等问题。网络的兴起和全球化浪潮将新闻传播事业的重要地位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以“新闻教育改革”为主题的研讨会的召开十分必要和及时。我们应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进行新闻教育改革。始终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学科体系和教育体系。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青年学生,使他们能够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深入社会实践,去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去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复旦大学丁淦林教授认为,新闻院校的发展现状来之不易,要珍惜更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与会学者纷纷指出,中国新闻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很多挑战。段京肃教授认为,新闻学科在与传统老学科的竞争中仍处于弱势状态。张梦新教授表示,最近几年新闻专业主义缺失,媒介消费主义张扬,媒介日益市场化,大学高等教育能否坚守、固守一些核心价值。吴飞教授则指出,现阶段新闻院系培养出来的学生得不到媒体单位的青睐,如何打破这一局面是需要思考的问题。针对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挑战,张允若教授建议,要注重对学生“三个心”的培养,即对平民百姓的爱心、对社会进步的责任心、对新闻工作的事业心。张国良教授认为须根据媒体环境的变化谈人才培养方向,传播伦理应成为重要课题。戴元光教授提出应检讨新闻教育思想,增强教育营养,培养正直合格的新闻人才。
此次研讨会的圆满举行,对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甚至中国高校,包括大陆与台湾的新闻传播教育具有重大的启发和促进意义。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