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语信司司长李宇明教授作客“浙大东方论坛”
发布时间:2007-04-19 浏览次数:2184
4月15日下午,“浙大东方论坛”学术讲座在西溪校区邵科馆一楼报告厅再次开讲。此次讲座邀请了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教授为作了“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的学术演讲。
李司长首先分三个阶段回顾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中国语言文字工作:第一阶段(1949-1986)是中国语言文字工作最辉煌的时期,“回答了历史提出的语言文字问题”;第二阶段(1986-2006)语言文字工作的任务是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工作的目标是服务于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而第三阶段(2006年后)中国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就是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接着,李司长从地位规划和本体规划两方面分析了中国的语言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存在的不足,深入地剖析了本体规划中的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然后,李司长从学术研究的角度重点探讨了语言的功能规划问题:他指出,语言的功能规范是语言规范的新进展,是语言地位规划和语言本体规划的延伸;他划分出从“国语”到“日常生活交际”等9个功能层次,分析了这些层次与“普通话”、“少数民族语言”、“汉语方言”、“外国语”和“繁体字”等5种语言现象的关系,提出了语言功能规划的任务,分析了功能规划中需要考虑的“交际的通用性与正式性”、“承载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语言情感”、“语言知识的传播”和“理想化与现实性”诸多问题。最后,李司长提出,要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在语言文字工作方面,政府主要管理的是语言生活;要提倡多言多语生活,坚持主体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要把不同的语言和方言(包括繁体字)都看作是应当珍爱的国家语言资源,应该开发、利用它们,做到各安其位,各得其用,各展其长。演讲结束后,李司长还耐心而细致地回答了听众提出的古文教育的作用、语文教育的任务、“普通话”与“华语”的名称之争、学术的大众化等方面的提问。
“浙大东方论坛”学术讲座已先后邀请了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著名旅美华裔作家白先勇、吉林大学邓正来教授、南京大学周勋初教授作学术讲演。此次报告为第五讲,由人文社科处、汉语史研究中心、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报告会由汉语史研究中心主任方一新教授主持,他认为李司长的演讲深入浅出、风趣幽默,整个演讲贯穿了爱国之心的主线和辩证统一的思想,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人文社科处
汉语史研究中心
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