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学校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发展规划会议

发布时间:2007-06-28 浏览次数:2527


      6月26日上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会议室,人文社科处罗卫东处长、褚超孚副处长、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廖可斌教授与浙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的研究人员共聚一堂,商讨研究中心未来的发展。

      会上,首先由赖金良主任传达了张曦书记的两次批示,他认为这充分体现了学校领导对中心的高度关心和重视,紧接着刘志军副主任向大家汇报了前期工作情况,并提出了近期的几点工作设想。罗卫东处长首先表达了学校对中心的支持,肯定了中心前期的工作,并希望中心从服务于浙江省的非遗保护、开发和利用入手,做好近期的工作规划,从服务于浙江的文化大省建设及我校的学科发展入手,做好中期的工作规划,从拓展研究空间、提升国际影响的长远目标入手,做好远景规划。他还具体提出了加强与省文化厅的日常联络、增进与学校各部门的沟通及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的具体建议。紧接着,褚超孚副处长做为分管中心工作的领导,从人员整合、用人体制、人才引进、硬件建设、拓展横向项目等方面提出了设想和建议。廖可斌院长则从促进中心发展的动力入手,分析了中心发展要突破的障碍及引进人才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召开一个由专家、省文化厅及学校相关领导参加的规划会议以集中探讨中心未来发展的具体路径的建议。

      此外,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吕洪年教授,副主任梁敬明教授、阮云星副教授、关长龙副教授及中心成员张德明教授、项隆元副教授等也都积极发言,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看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相关链接:
    浙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于2006年底开始筹办,2007年4月9日正式成立。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社会学两个二级学科即人类学、民俗学关系最为密切,故由人文学院社会学系有关教师联合其它院系的相关研究人员,共同发起成立本中心。中心办公室设西溪校区西一教学楼一楼。现有研究人员18名,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7人,讲师4人。
    中心成立的初衷是为了整合分散在我校各个院系的学科力量,实现多学科通力合作,切实完成省文化厅设在我校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的各项科研及咨询服务工作。中心的远景目标则定位于发挥人才资源和学科优势,开展高水平的学术和对策研究,在服务浙江省的基础上,力争创出国内特色,开拓国际空间。成立至今,在省文化厅和学校领导的关注下,在研究中心主任赖金良的带领下,中心在课题立项、与地方合作非物质文化项目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打开了工作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