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夏宝龙副书记就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到浙大作专题调研

发布时间:2007-07-02 浏览次数:2009


  6月29日,浙江省委副书记夏宝龙在浙江大学调研,考察了浙江大学光及电磁波研究中心,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浙江大学关于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的专题汇报。他强调,要充分发挥一流大学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强非传统安全研究,推进研究成果转化,为加快构建和谐浙江作出新贡献。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副校长胡建淼等陪同调研。
 
     浙江大学自去年成立“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以来,在国家安全战略、能源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经济金融安全、安全仿真研究、生物技术与公共安全、电力与国家安全等领域建立了跨学科研究团队,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余潇枫、米红、陈坤等三位教授分别以“非传统安全与和谐发展”、“非传统安全若干重大课题的进展”和“非传统安全与公共卫生”为题汇报了中心的研究成果;毛丹、夏立安、唐晓武、周雪平等教授也在座谈会上发言,介绍了各自所在团队在非传统安全研究方面的情况。
    
     夏宝龙对近年来浙江大学发挥多学科综合的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非传统安全研究,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浙江发展所取得的成果表示充分肯定,对科研人员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
    
     夏宝龙指出,开展非传统安全研究,有效应对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是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产生创新知识的源泉、传播先进文化的高地,要充分发挥“人才库”、“智囊团”、“创新源”的作用,高度重视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研究,切实担负起在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使命。
    
     夏宝龙要求,高校特别是一流大学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载体,做好结合文章,紧紧围绕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特别是环境安全、金融安全、能源安全、企业安全、产业安全、公共安全、人口安全、信息安全等问题,深入开展多学科、交叉性的合作研究,力求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果,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各类非传统安全问题提供可借鉴、可操作的决策参考。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搭建平台,健全激励机制,为非传统安全研究及其成果转化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努力推进“平安浙江”建设的深入开展,加快我省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浙大党办、校办、发展规划处、科研院、人文社科处和浙江省有关厅局负责人参加调研。

                                                                                                                      (新闻办 涵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