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强力支持大学生求索农民生活品质
发布时间:2007-07-18 浏览次数:2136
一个联盟 十支队伍 百名学生 千户调研 万人访谈
浙大农民生活品质与新农村建设暑期社会实践联盟规模空前
七月的烈日阻挡不了大学生们火热的激情,继7月初“浙江大学农村居民生活品质与新农村建设暑期社会实践联盟”成立以来,这个由十多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近两百名大学生组成的实践联盟近日相继奔赴不同的农村地区,展开一个关于“农村居民生活品质与新农村建设”的调研及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联盟由来自浙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自愿组队而成,如此多的团队和大学生组建联盟针对同一个主题进行调研和实践,这在全国高校中尚属首次。
据悉,规模如此庞大的此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联盟,还得到了“三农”问题的专业研究基地——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的理论支持,暑期社会实践围绕农民生活品质与新农村建设的调研主题,将农民生活品质细化为经济生活品质、社会生活品质、环境生活品质、文化生活品质和政治生活品质等五大方面,从而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相匹配。这是自党和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第一次将提高农民生活品质作为切入点,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因而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一个创新的、有益的尝试。
在采访中,实践联盟中赴萧山农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一个团队队员告诉我们:“在萧山,当地的农民生活基本上不成问题,农村也很富裕,但是我们在对村民的访谈中发现,他们的生活品质及他们对自身生活的满意程度却未必很高。很大一部分富裕起来的村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随之增高,因而他们对自身生活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吃住在农村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普遍反映很有意义且感受颇丰,并且能面对面与当地村民深入交流,从而通过调研活动为提高村民们的生活品质、推动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对此,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教授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是同学们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次同学们将农民生活品质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作为实践活动的主题,很有意义,也是一个新的尝试。农民生活品质虽然是一组偏主观的评价体系,但是却能抓住事物的本质,从对农民生活品质的评价和农民自身的感受为切入点,来推动新农村建设,这无论对于理论还是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此次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联盟的近两百名大学生,将奔赴10多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特征的农村地区,深入千家万户,访谈千余户村民,共同求索农民的生活品质。
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