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劳动保障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以优秀成绩通过省社联年度检查
发布时间:2008-11-07 浏览次数:1197
2008年10月23日,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对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劳动保障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LEPP)进行了2008年度检查。省社科联副主席曾骅主持了会议,省社联党组书记陈荣,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朱家良,浙江财经学院院长王俊豪,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所长朱李鸣,省社科院社会所副所长杨建华,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长陈诗达等领导和专家与会。浙江大学副校长吴朝晖,校长助理兼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罗卫东,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褚超孚等出席了会议。
吴朝晖副校长首先对省社联领导及专家长期以来对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给予的支持和关心表示感谢。他认为,基地既是人才聚集地,也是项目的载体,更是成果的发源地。基地的发展对繁荣全省的社科发展,对浙江大学的学科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他表示,学校会一如既往地对基地给予支持,希望LEPP中心能够成为国家层面上具有较高话语权的重要研究机构。
LEPP主任姚先国向与会领导及专家组汇报了2008年度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计划。LEPP自2005年4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缓解、消除经济与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矛盾和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中心设置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风险管理与社会保障、地方政府社会政策等三个研究方向,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要学科依托,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以直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作为核心竞争力,力求建设成为具有一流学术水准的劳动保障与公共政策研究基地。到目前为止,基地已经在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投资与就业、社会保障、地方治理、公民社会发展及地方政府创新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形成了一支方向明确、结构合理、基本功扎实、具有学术潜力的研究队伍,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基本实现了项目、人才和成果一体化的战略目标。
姚先国主任向与会专家介绍了LEPP承担的一大批重大理论和政策研究课题。2006年至今,核心成员共获得国家级课题15项,省部级重大(重点)课题23项,国际合作及其他课题36项;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论文,其中权威期刊论文20篇,一级期刊论文41篇;出版了《劳动保障与公共政策研究丛书》1套,其他专著20部;获得省部级奖项17项;政策建议多次被政府采纳,并已逐步形成基地的标志性成果;开展了多项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活动,两年中主办了3次国际学术会议,6次专题研讨会、2个研究方法暑期培训班,加强了基地与外界的交流。
此外,姚先国主任就LEPP中心的课题进展、资料信息库建设、科研管理体制以及经费使用等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提出了2009年工作的具体部署:1.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建国六十年之际,继续推出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2.加快国际化步伐,积极参与专业领域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3.中心将与新成立的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合署办公,与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密切合作,加强公共政策研究和评估工作,提高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支持和政策咨询的能力,尤其在推进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政府危机管理、浙江省社会政策体系构建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专家组肯定了LEPP的已有工作,认为中心为其他同类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在为现实服务方面,中心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成果较多;在学术研究方面,成果丰富且层次较高,可谓“顶天立地”,并在方法论层面为学界和科研机构如何对政府决策进行研究提供了经验;在运作管理模式方面,组织开放而又规范,学术交流充分,学术团队走在全国前列;在发展方向上,中心目标定位明确,下一阶段工作部署扎实。专家组一致同意授予LEPP“优秀”等级。
同时,专家组也对LEPP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要求中心进一步凝练主攻方向,对已经形成的研究优势有目的、有重点地加以培育、提高、完善,使中心真正成为国内一流的学术高地。此外,还要充分发挥浙江大学在全省学术研究领域的引领作用,重视学科带头人和拔尖人才的培养。
陈荣书记作了总结讲话。他高度评价了LEPP中心的工作成果,将其概括为“领导重视,基地努力,成果显著,载体综合”。他认为,重点研究基地既是学术研究机构,也是个学术管理机构,既要促进学术发展,也要服务决策、服务浙江的经济发展。LEPP在促进学科建设、学科发展、研究方法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是明显的,理论和现实的研究都产生了一批层次较高、被学术界认可、被党和政府采纳的成果,尤其是学术活动的国际化程度在众多基地中表现突出,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学风出众,对各基地有示范作用。最后,陈书记对LEPP提出了希望:突出开拓创新、注重工作结合;整合资源,强化学术梯队建设;注重前瞻性,注重宏观性,推进基地建设的发展和完善,使其真正成为研究的枢纽,开放的平台。
浙江大学劳动保障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2008年11月7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