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孔令宏教授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发布时间:2008-11-10 浏览次数:2534

 

  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揭晓,今年共有8个学科的348项课题参加评审,最后仅有28项课题获得立项资助。我校人文学院哲学系孔令宏教授申报的宗教学专著《江西道教史》(已完成约30万字初稿)获得立项,图书馆韩松涛作为合著者参加了该项目。
  纵观国内道教史的研究,除有多个版本的中国道教史外,分省的道教史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除云南、宁夏等省有道教史专著出现外,道教的大省,如中国道教发源地四川、全真教发源地山东、龙虎宗和閤皂宗发源地江西、茅山宗的发源地江苏以及我省均尚未有道教史专著出版。
  本次选报的《江西道教史》,从学术研究上来讲选题较好,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认为“该选题系地方宗教史研究,有填补学术空白的价值。”
  本项目在撰写初稿之前做了较充足的准备,也是项目获得资助的一个重要原因。项目组成员于06、07年分两次进入江西各县市及各大名山,进行田野调查共计40余天,足迹遍布江西各地,掌握了大量的实地考察资料;又对《道藏》等古籍资料、江西省地方志、现当代学者的研究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撰成初稿。社科基金评审意见认为“书稿构思和基本框架较成熟,资料收集和写作水平具备较好条件。”
  《江西道教史》(初稿)以历史朝代为经,以道教各宗派为纬撰写各时期江西道教历史,主要对正一派龙虎宗、閤皂宗、净明道、北帝派、神霄派、玄教、全真道等宗派,张天师、许逊、邓紫阳、陈景元、刘玉、张留孙、傅金铨等著名道士进行了研究。在对各宗派和著名道士研究时,有较多的理论创新,主要有:
  一、对唐五代以前的张天师一系研究。对南北朝至唐五代张陵在东部的事迹传说进行了分析,对张陵在东部,包括江西、浙江、江苏等地活动的可能性进行了推测,利用新发现的资料对张鲁的卒年进行了论证。一般学者都认为从三国张鲁以后,至晚唐龙虎宗兴起,中间约800年间张天师一系缺乏史料,本书对这一段的史料进行汇合和梳理,提出了张鲁以后,张天师子孙分散于三地的新观点。天师道在张陵的第四代孙张盛时传到江西龙虎山,这仅见于《汉天师世家》,正史中并无记载,学术界也基本上不认可这一说法。本课题对此进行了辨析,丰富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二、本文利用史传资料对许逊所任旌阳令之旌阳所在地进行了考证,并利用晋代的察举和九品中正制等制度对许逊的出身进行了新的论证。
  三、对净明道的研究,学术界目前仅探讨到刘玉为止,对刘玉之后的发展一笔带过,对净明道与江西商业文化、闾山夫人教的关系缺乏探讨。本课题填补了这一空白。
    四、龙虎山天师道在清末至近代的活动,目前的学术成果中讨论不多。本课题对此用较多的篇幅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五、既有的成果注重于正一道,对全真道在江西的传播研究不多。本课题在这方面有所加强。
  另外,本课题两位参与者还申请到浙江文化工程重点课题“浙江道教史”,2009年将合作撰写完成《浙江道教史》,届时也将填补浙江道教史研究的空白。
 
 
                        社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