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林来梵、胡可先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被鉴定为优秀

发布时间:2008-12-15 浏览次数:1851

 
  日前,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鉴定等级,我校林来梵教授主持完成的“违宪审查的原理与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05BFX012)和胡可先教授主持完成的“出土文献与唐代诗学研究” (项目编号:05BZW017)成果被评为优秀。

  光华法学院林来梵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成果《违宪审查的原理与技术》一书,在系统整理、提炼各国成熟的宪法审查的原理与技术的基础上,用八章、近五十九万字的篇幅,对宪法审查的各项原理板块与技术单元进行了中立的梳理,条分缕析地提取出若干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主题;在国内首次对违宪审查的原理与技术,对具有独立于一般宪法规范理论体系的内容和规则作出了系统化的论述。评审专家认为,该项成果填补了建构论试与宪法个别事案研究之间的空白,同时克服了建构论式研究中长期存在的空泛之弊与强烈分歧,促成违宪审查制度建设上的理论共识;澄清了我国学界在这一领域内长期存在的许多误解;还为我国相关机构如果进行违宪审查提供了理论支持以及切实可行的运作方式。

  人文学院中文系胡可先教授完成的项目成果《出土文献与唐代诗学研究》一书,在较为宏观的学术视野下,以新出土文献为研究的基本载体,进一步唐代社会与唐代文学进行解读。通过出土文献这一新载体对唐代文学的原生状态与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层研究。该书从“出土文献与唐诗背景”,“出土文献与唐诗专题”,“石刻资料与唐诗文献”,“出土文献与唐诗作者”,“新出土唐代诗人碑志与考释”,“长沙窑出土唐诗考论”,“遗址发掘与唐诗印证”七个角度,以新出土文献为资料依据,以文学史的层面为基础,通过政治、思想、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融合与观照,展开较为系统综合的论证。鉴定专家认为,此成果将出土文献与唐代诗学科学地联系起来,进行交叉式、多侧面综合研究,开拓了唐代诗学研究的新视野、新境界,具有创新意义和甚高的学术价值。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一贯严把鉴定结项出口关,严把政治方向关和学术质量关,宁缺毋滥。采取双向匿名的方式把申请结项的成果寄给5位同行专家作鉴定,5位专家根据成果完成的质量写出书面意见,并提出等级和分数建议。分数采取百分制,等级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类。全国社科规划办最后要组织专家汇总鉴定意见,重点考察成果的优长之处和存在的问题,然后确定能否结项、以什么等级结项。现在,能一次性通过结项的课题为50%左右,还有50%左右的课题需延缓结项。在结项的课题中优秀率在15%左右。

 

                                                   社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