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D积极探索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路子
多年来,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简称CARD)在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的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全力支持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大力提倡学生开展学术研究,探索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路子。
1.成立“三农”协会,指导协会开展社会调查。成立于2003年4月的浙大“三农”协会,在学术指导、活动选题、活动策划、下乡实践联系以及经费等方面得到了“CARD”的支持。CRAD以科研项目为纽带,组织浙大“三农”协会成员参与和完成了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农村居民迁移行为分析的城市化道路研究”等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社会调研工作,累计组织参与农村调查活动的学生近5000人/次。
“CARD”还参与组织“三农”协会开展以“三农半月谈”和“三农讲坛”等系列活动为主的各类学习交流会、学术讲座、征文大赛和科研立项培训等活动。2006年7—9月,在由CARD郭红东博士等指导的《中国村官故事》这一大学生大型回乡调研活动中,有 150多名“三农”协会学生参与之中。他们对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名村官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CARD在众多学生访谈调查报告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和编辑整理了《中国村官故事》一书,并作为CARD《中国“三农”问题研究》系列丛书之一,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另外,由CARD钱文荣和徐旭初二位教授组织和指导,有100多位“三农”协会学生参与调查,以反映农民工的生活境遇,认真记录农民工内心深处最真实感受的系列访谈报告,《生存故事——50位农民工访谈实录》一书将在近期由浙大出版社出版。
“CARD”指导下的浙江大学学生“三农”协会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三农”协会自2003年成立以来,在学校和“CARD”的关心、帮助下,在“CARD”有关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这些年在营造“服务三农”的校园文化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调查报告引起温总理重视。2007年暑假,许雪斌、陈伟、杨子飞、张栋梁4位同学与100多名浙大学子一起,参加了由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CARD)院长黄祖辉教授主持的“提升杭州农民生活品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的调研工作。根据农村调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这4位同学写出了一份近6000字的调研报告,同时,于2007年岁末将所写的调研报告和一封充满真情实感的信寄给了温家宝总理。今年4月23日,温总理提笔给他们写了回信。温总理在信中写道,“大学生开展农村调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回想六十年代我上大学时,几乎每个假期都到农村去,结识了许多农民朋友。在中国不懂农村就不会真正懂国情。对大学生来说,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了解农村都是不可或缺的一课。”
3.设立调研基金,支持社会调查。温总理给的回信不仅对学生是一种鼓舞,而且对CARD这一中国“三农”研究的中心也是一种鞭策,为CARD继续探索和实践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人才培育模式指明了方向。为了进一步学习和贯彻温总理的回信精神,“CARD”决定把组织、指导大学生深入农村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化。每年选择有关“三农”问题的主题,通过立项方式,组织学生深入农村社会调查,调研成果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系列丛书出版。目前计划考虑的调研选题包括:农民工留守儿童情况调查;农民就业与创业情况调查等。另外,“CARD”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2008年新出台工作方案。该方案的核心是将组织、指导大学生深入农村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化、持续化。为此,“CARD”成立由专家教授组成的指导委员会,并决定每年提供10万元,设立“CARD大学生‘中国三农’调研基金”,专门用于支持与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并资助出版大学生调研成果。
4.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由“CARD”参与主办每年一次的长三角第六届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生论坛,于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成功举办。来自长三角各高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6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本届论坛。论坛上,老师们富有建设性的严肃点评与同学们之间的真诚交流使参会者受益匪浅。
每月举办一期的“CARD”学生“三农”论坛对活跃学术氛围、增强学生科研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每一期“三农”论坛都有明确的主题,有多位学生担任主报告人,并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点评。 “三农”论坛受到了学生普遍的好评。
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