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宗教事务局叶小文局长来我校出席社科重大项目开题论证会
发布时间:2009-02-17 浏览次数:2485

2月13日下午,我校陈村富教授和余潇枫教授主持的2008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论证会在玉泉邵科馆举行。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专程来杭出席陈村富教授主持的“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研究” 开题论证会。张曦书记在论证会前会见了叶小文局长,感谢叶局长对我校的关心和支持。叶局长指出,宗教与社会和谐问题是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浙江大学在宗教学研究方面有长期的积累,学科力量很强,陈村富教授为首的课题组视野开阔、选题精准、研究思路可行。他相信,课题组一定能取得重要成果,为我国的宗教理论研究和社会和谐做出贡献。他表示,国家宗教事务局将密切关注课题进展并努力为课题组提供支持。他同时对课题组的研究思路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对教育部组织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对社会重大课题开展攻关研究的做法表示赞赏。
论证会上,首席专家和子课题负责人对项目的学术价值、实践意义、总体研究框架、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最终成果等进行了详细的汇报。以叶小文局长为首的论证专家对课题组的研究方案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意见,对课题组进一步完善研究设计和凝练研究方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论证会由教育部社科司张东刚副司长主持,他表示获得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既是一项荣誉,也是压力,他希望课题组一定要把握好课题研究的定位,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宏观把握、整体思考、重点突破,注重决策建议和应用对策的提出。
据了解,我校此次获得的这两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是2008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投标中竞争较为激烈的两个课题。特别是“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研究”课题,试图用宗教学的理论考察宗教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瞄准社会发展热点并带有一定的政治性。本课题能在此次教育部重大课题竞标中脱颖而出,一方面是因为浙江大学为课题组创造了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同时也证明了浙江大学在宗教哲学领域方面的科研实力。余潇枫教授主持的“中国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应对能力建设研究”课题,拟在理论上进行一系列的创新,特别在方法论上进行了更深一步的创新。他们运用仿真实验方法,拟提出针对中国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应对框架和解决中国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和合主义”理论范式,从而对推动我国非传统安全应对能力建设做出贡献。
教育部社科司成果处马建通副处长,校长助理、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罗卫东,论证专家和课题组成员50余人参加了论证会。
社会科学研究院
2009年2月14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