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县领导高度评价我校和贵州大学完成的调研报告
近日,在遵义举行的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由浙江大学、贵州大学联合课题组完成的调研报告《“富民新民、和谐发展”的湄潭之路——科学发展观在湄潭的践行与启示》被印发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及全体与会领导和代表。报告中提出的“湄潭新农村建设模式”在会上引起了热列反响。湄潭县政府专门致函我校,感谢浙大专家对湄潭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支持和帮助。来函中说“专家组完成的调研报告县委田刚书记阅读后极为赞赏,批示县四家班子领导认真学习研究。调查报告作为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的主要介绍材料发送给全体代表,宣传提高了湄潭的知名度。”
《“富民新民、和谐发展”的湄潭之路——科学发展观在湄潭的践行与启示》是今年暑期浙江大学、贵州大学“湄潭县新农村建设”联合调研组完成的主要成果之一,报告的起草与修改凝聚了调研组全体成员的集体智慧。暑假前,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得知湄潭县需要我校专家支持的消息后,立即指示社会科学研究院组织精干力量赴湄潭调研,校长助理、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罗卫东迅速成立了以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CARD)教授黄祖辉、顾益康、罗小朋、卫龙宝等知名专家组成的课题组。贵州大学陈叔平校长对此课题也给予了指导。课题组经多次讨论,拟定了调查研究计划和工作方案,并于7月24-29日前往湄潭进行了实地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课题组与湄潭县委县政府领导进行了多次座谈,并对乡镇基层干部、农民、农产品加工企业、茶园、黔北民居等进行了密集的走访调查。调研期间,恰好是贵州省把湄潭县作为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推进阶段,湄潭县四套班子认真听取了专家们提出的发展思路和策略。湄潭县委书记田刚、县长肖发君高度认可专家们的建议,聘请调研组全体专家担任湄潭县经济咨询顾问,长期为湄潭发展提供咨询服务。
调研成果全面总结了湄潭县从“缺乏地下资源、缺乏工业基础、缺乏大城市依托”的基本县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一起抓,积极探索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道路,在发展新农业、建设新社区、繁荣新文化、倡导新风尚,培育新农民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具有湄潭特色的“富民新民、和谐发展”之路。调研报告分“湄潭之路”的背景与成效、“湄潭之路”的实践探索、“湄潭之路”的示范意义和启示、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建议四个部分。
社会科学研究院
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