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张曦书记高度重视"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的申报工作"

发布时间:2009-11-03 浏览次数:1524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层次最高、权威性最强的纵向科研项目,旨在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争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不仅是学校服务国家重大决策的战略举措,更是促进学校人文社科学科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抓手。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张曦书记多次指示并两次参加了社科院联手人文、社科学部组织的“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座谈会”。
    今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的申报开始于9月,学校分三个阶段展开工作。广泛发动教师申报、主动寻找合适的团队引导申报和协调重复申报的项目是第一阶段的重点工作。第二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在各团队已填写的项目申报书的基础上,社科院联合学部、学院召开了各种层次的座谈会,从形式和实体两方面分别或归类对18个申报项目展开会诊。第三阶段的工作重心是邀请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综合性讨论研究,进一步提炼各项目可能中标的特色,并于11月上旬上送申报项目材料。申报工作的整个过程始终得到了学校领导,尤其是张书记的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下面的两次会议就是第三阶段的标志性工作。

      

   2009年10月30日召开的座谈会由罗卫东校长助理主持,16个项目申报负责人参加了会议,范捷平教授、姚先国教授、马庆国教授、陈劲教授、褚超孚副处长等专家出席了会议。会上,社科院副院长朱新力首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我校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的申报情况,特别强调本年度重大项目是以应用对策性研究为主,预期研究成果要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时效性。随后部分项目申报负责人进行了专题报告,与会专家在审阅材料和听取报告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专家们指出,除基础理论研究的课题外,对策性研究为主的重大项目设计应紧紧围绕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服务的目的展开,贯彻“有限目标、虚实结合、突出重点、强化主线”的课题设计理念,团队的组织应适度兼顾理论与实务的结合。
    罗卫东校长助理从整体上强调,各项目设计时应重点把握招标选题所反映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要站在国家的立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关注浙江和长三角的成功经验;课题组成员的组成应充分借助综合性院校的优势。
    张曦书记在总结发言中对各项目申报负责人、相关学院、两个学部和社科院在项目申报过程中所做的大量前期工作表示肯定。他指出,争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不仅能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学术声誉和组织能力,更是扩大学校学术影响力的一项工程;不仅是学校回应时代需求的重要举措,更是学校服务国家的一个关键渠道。我们应总结前两次成功申报的经验,找准每个课题的切入口,争取更多的课题中标,为学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夯实基础。

     

   2009年11月1日,张曦书记再次参加了 “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论证会”。会议由罗卫东校长助理主持,顾益康、范捷平、姚先国、黄华新、余潇枫、汪炜、朱新力等专家学者应邀参加讨论。与会人员就四个有相应特色的申报项目逐个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凝练了方向,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设计策略。会议达到了预期目标,成效显著。

     

社会科学研究院
2009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