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中文系“启真”学术沙龙首次活动圆满成功 吴秀明教授与青年学人交流治学心得

发布时间:2010-01-07 浏览次数:1772

     1月5日晚,中文系“启真”学术沙龙首次活动在人文学院会议室举行,中文系的广大青年教师、博士后和部分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国家级教学名师、中文系主任吴秀明教授以特邀嘉宾身份做客沙龙,以“我是怎样从事历史小说研究的——兼谈我对治学的几点感想”为话题与青年学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吴秀明教授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历史文学(历史小说)研究与生态文学与文学生态研究等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他所从事的历史小说研究更是成果丰硕。迄今为止,他已出版了五部关于历史小说的研究著作,发表了百余篇论文,主持并完成了“历史文学研究”、“新时期长篇历史题材小说研究”、“当代历史文学生产体制、创作实践和历史观问题的综合研究”等国家社科规划项目,以及“当前历史文学创作和改编中的重大问题研究”等多项省部级规划项目,多次荣获省部级优秀社科成果奖。
     吴秀明教授回顾了自己由历史小说起步,经由了作家作品论-思潮现象论-文学史论-学科论的有序推进的多年学术研究的心路历程。吴秀明教授认为历史小说研究确立了他本人学术研究的起点,增强了他进行学术研究的信心,为今后的延展性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戏称历史小说研究是自己学术研究的“阿基米德点”,许多学术研究的基本理念、方法、套路都是从中习得体悟的。其后,吴教授从四个方面总结了自己从事历史小说研究的经验:第一,以整体的观点评判历史小说;第二,借鉴文化批评的理念,把历史小说看成一种文化现象加以研究;第三,关注历史小说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第四,形成了历史观、价值观、真实观、艺术观四维一体的历史文学研究的理论新框架,并提出了历史小说真实的二度创造、历史知识的两面性问题、历史翻案的陷阱问题、历史小说创作的底线和境界问题等诸多具有原创性和启发性的学术观点。最后,吴教授从处理好三个关系的层面,与参加沙龙的师生分享了他的治学心得及人生感悟。一是处理好学术创新和学术规范的关系。他认为学术创新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学术规范的目的是学术创新,倡导在从批评实践中提炼话题。同时他也指出了现在学术界存在过度创新而导致的学术浮躁、学术投机的不良风气,主张在追求学术创新的同时要警惕并避开陷阱,毕竟“创新是为了更加接近真理”。二是处理好寻找“根据地”和超越“根据地”的关系。他认为,当下学者应找到自己的“根据地”,即取其一点进行研究为社会做贡献。但是同时又必须超越“根据地”,扩大视野,提升和发展自我。三是处理好批评和研究的关系。他认为,文学批评是学术研究的基础,应该把学术研究和审美研究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术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对真善美保持高度的敏感,因而要把理性思考和感性体会圆融地结合在一起。
     吴秀明教授言谈风趣幽默,全场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参加沙龙的师生与吴秀明教授进行了交流和互动,受益匪浅。“启真”学术沙龙首次活动在阵阵掌声中圆满落幕。              
 (撰稿:李俐兴  钟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