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传统文科跃变的现代张力———浙江大学亚太休闲教育研究中心发展探索启示录

发布时间:2010-03-09 浏览次数:1594

   虎年新春,虎虎生机。226日,浙江大学亚太休闲教育研究中心发起的长三角休闲发展学术联盟在杭州隆重成立。一个开放性的学术团体,汇聚了来自长三角,含泛长三角地区相关高校及科研机构文化研究、旅游、体育、传媒管理等领域近六十名专家学者。国家旅游局、省发改委有关领导莅临祝贺指导。研究休闲发展理论,探讨国内外休闲发展趋势。捕捉与把握休闲发展热点,切入休闲产业与休闲经济,推介休闲发展优势地区与产业,开展休闲发展国内与国际交流合作,联盟首任主任浙江大学教授庞学铨提出的一系列构想,为浙江大学亚太休闲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加速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为传统人文学科的时代跃变引入了新活力,人们期待一个古老的学科在交叉领域的发展前景展示出更美好的现代张力。

传统哲学的新创想———
书斋向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华丽转身

     2004
1126日,在中国杭州世界休闲经济论坛开幕式上,世界休闲组织、世界休闲博览会执行官杰拉德·凯尼恩和时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庞学铨教授共同为浙江大学亚太休闲教育研究中心揭牌。2007年批准在浙江大学设立全国第一个休闲学博士点,以中心为主要依托,开展休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2008年开始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
  全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浙江大学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一所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被教育部誉为中国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浙江大学的文科在改革大背景下,该有怎样的作为?浙大文科领导小组组长、校党委书记张曦竭力呼吁推动人文学科的改革发展。人文学科需要考虑如何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使之具有更多的现实品格,更切实地发挥应有的社会文化功能
  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外国哲学研究的庞学铨谈到中心对哲学学科改革与发展的前景时,充满期待。中心是国际休闲研究和教育、休闲实践和推广的促进机构,由世界休闲组织、浙江大学、杭州市人民政府等联合发起成立,经过几年努力已走过初创进入健康发展;2007年,当中心申请在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自主设置休闲学博士点、硕士点的报告递交校学位委员会讨论时,得到了校长杨卫院士和专家们的积极支持。浙江大学强调发挥学科综合优势,鼓励交叉性研究,主张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寻找传统学科发展的新生长点,这是中心发展的时代机遇和改革动力,哲学学科需要也有可能从传统的研究领域向新的领域转变,休闲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现象,既强调人的身心自由与愉悦,又关注现实生活与活动,因而休闲领域既具有充分的理论空间,又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建立一门休闲学、实现交叉研究与学科建设的有机结合,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当今时代,社会经济与休闲业在彼此推进、互动发展中不断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美国有权威公共策略专家和专题报告预言:休闲产业在2015年左右将会主导美国劳务市场,并占GDP的一半以上的份额,休闲业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席卷世界各国。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崔凤军认为,中国发达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休闲经济发展迅速,己成为城市发展的外驱力、催化剂,而更重要的是,人类对休闲文化价值的认同,必将推进中国向消费时代、城市化时代、民生时代、社会转型时代和大审美时代快速迈进。

  传统哲学的深奥精妙曾被误称为玄学。中心这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表明,哲学有可能从纯粹的书斋中走出来,实现向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方向的华丽转身,成功探索人文学科在交叉领域的改革跃变。2009年浙大首期休闲文化与休闲产业研究生课程班顺利举行;2010年报考中心二位休闲学博士指导教师的(博、硕士)考生36名,其中博士考生半数来自“985”高校,还有来自港、台和法国等海外高校。

社会服务的高标杆———
引领性服务与研究性探索的互动共赢

   
社会服务是大学的三大功能之一,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扩大了社会服务的广阔天地,引领性的社会服务又为研究的深入发现新问题,为学科的发展提供新资源。几年来,中心在发展中始终坚持学校提出的以真理为依归,以天下为己任的理念,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是注意研究与服务的有机结合,努力实现引领性服务与研究性探索的互动共赢。
  从2004年中心成立开始,浙江大学与杭州市政府及世界休闲组织每年在杭州举行主题性休闲发展国际论坛,中心负责全部学术事务的组织运作,如今这一论坛已经成为国际休闲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休闲研究品牌论坛,对研究、宣传和推广休闲理念,使杭州居于国内休闲研究领先水平和引领地位、对推动中国乃至世界休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7511日,中国新华网报道了一则消息,介绍了受杭州市政府邀请的中心”7位教授组成的课题组,对2006年在杭州举办的首届世界休闲博览会进行的整体评估。据悉,在长达六、七万字的评估报告中既有对休博会创造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办会模式的高度评价,又有对作为世界性博览会,在媒体传播和营销在理念与手段等方面层次不够高、力度尚欠缺的建设性评点。报告阐述了休博会的组织架构、运作方式、内容构成,探讨了休博会的形式与内容,使休博会从实践探索层面提升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范畴,这一理论成果被世界休闲组织理事会所采纳;报告同时得到了杭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所提出的问题已成为第二届休博会组委会着力改善的重点。
  近年来,中心主要研究人员承担了从《审美与休闲:和谐社会的生活品质与生存境界研究》、《基于乡村社区和谐的拉萨周边地区乡村旅游产业组织研究》到《东方休闲之都战略发展规划纲要》、《立足城市细节,提升杭州生活品质之城形象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和省市地方课题近30项,发表休闲及与其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数百篇。中心在全面参与杭州市休闲发展事业的同时,也长期参与杭州市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活动。
  2009年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中心主持的《休闲书系》(第一辑)七本中,我们看到了两本近80万字《休闲评论》中结集的多学科领域交叉的休闲学研究论文,看到了论著《从细节品味城市》、译著《休闲:一种转变的力量》。强调休闲的人本意识和人文关怀;主张科学和谐的休闲发展观和文明健康的休闲方式;提倡休闲发展的创新意识与融合意识……”这些都是中心的研究共识。世界休闲组织理事会主席德雷克·卡塞认为,浙大在休闲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方面,作出了具有国际意义的贡献。
  希望是一种引导,挑战是一种激励。休闲学研究与应用的深入,需要我们会创造、会创新,现实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在为此准备问题、建立基础,休闲事业前景广阔,休闲研究任重道远。中心的专家学者如是说。

一流大学的大视野———
面向中国走向世界成功对接的聚合辐射

    “
幸福存在于闲暇之中,我们是为了闲暇而忙碌。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哲理名言,生动地印证了中心众多教育研究者的工作生活图景。
  中心的研究人员来自校内哲学、文学、外语、传媒、经济、旅游、体育、艺术等不同学科,全为兼职,本职任务繁重,但对休闲事业、休闲研究与教育怀有共同的兴趣与愿望,投入很大的热情与精力,在中心这个交叉性平台上和谐共处、相互合作、共同研究。
  浙江大学聚天下英才,高水平,强辐射的办学思路,为中心几年来的发展拓宽了视野,更提供了动力。一流大学建设需要大视野,休闲研究与应用需要与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管理部门建立尽可能广泛的联系与合作。几年来,中心与国内外休闲学术界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关系,美国、英国、加拿大等一些著名休闲研究专家主动为中心捐赠图书资料。
  200911国际视野中的宜居城市为主题的国际休闲发展论坛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台湾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十四位知名专家分别发表演讲,纵论国际休闲发展趋势研讨休闲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中心专家关于休闲对于城市发展的文化意义在与会专家中引起了热烈反响论坛期间,美国宾夕弗尼亚大学教授杰弗瑞·比等5位国际一流休闲研究专家国家发改委休闲经济和旅游投资研究中心主任马志福等13位国内相关领域教授受聘中心特聘研究员集国内国际专家学者共同携手,大力推动中国乃至世界休闲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楼含松、潘立勇等教授乐此不疲
  长三角休闲发展学术联盟成立大会上,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张坚钟司长谈及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时认为,必须提升产业素质,走内涵发展之路,加快和文化的结合,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为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现代化和谐社会服务
  休闲和劳动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双重社会生活基础,这是马克思的精辟论述休闲教育研究这个人类发展中具有前瞻性前沿性的学科领域,在中国的发展起步不久,作为学科的休闲学尚未真正建立,我们通过不断努力,有可能与国际同行平等对话,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和大众的生活需求现实,推进我们努力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休闲学新学科,在文化中国大发展大繁荣之际,中心专家向记者再次表达虎年春阳般的憧憬。(作者彭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