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东方论坛”47讲 郑炳林:飘渺的寄托——敦煌民俗中的解梦与相面
发布时间:2010-04-08 浏览次数:5368
飞熊入梦,文王因得姜尚以兴周室;长颈鸟喙,范蠡故舍越王而泛五湖。梦有吉凶,相分贵贱,作为中国四大考古发现的敦煌文献中的相术梦书,其中又寄托了中古时期人们怎样的生命体悟和生活向往呢?本次讲座,兰州大学郑炳林教授将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带领我们一同探寻敦煌梦书及相书文献中所隐藏的奥秘,领略璀璨绚丽的敦煌文化。
主讲人:郑炳林 教授
主持人:卢向前 教授
时 间:2010年4月12日(周一)19:00-21:00
地 点:紫金港国际会议中心138室
承 办: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
主讲人简介:
郑炳林,1956年生,陕西省黄陵县人。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学专业并留校任教,从事历史文献学(敦煌学)和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历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西北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等职务。先后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敦煌碑铭赞辑释》、《敦煌写本解梦书校录研究》、《敦煌写本相书校录研究》等专著,主编《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等著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