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清华大学刘东教授应邀作客“浙大东方论坛”学术讲座第四十九讲

发布时间:2010-05-28 浏览次数:1672

 

    2010年5月26日晚,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副院长刘东教授应邀作客“浙大东方论坛”学术讲座第四十九讲,在紫金港国际会议中心139室为浙大师生带来一场题为“严几道与辜鸿铭——跨文明对话的遮蔽与洞开”的精彩报告。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主任何俊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首先,刘东教授简单回顾了自己的求学历程和学术思想的转变过程,指出选择严复与辜鸿铭作为本次演讲主题的缘由。他希望借助此次机会去除大家过去对严、辜二人的一些固有成见,更重要的是希望大家通过对严、辜二人“同情的了解”,深切体会在跨文明对话中存在的遮蔽与洞开。

    接着,刘教授指出,严复与辜鸿铭二人是在中西碰撞的压力下最早的一批语界探险者,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在任何文明接触过程中再正常不过的工作。严、辜二人都有西方留学的经历,但是,回国之后,人们对他们所持有的西学观念却评价迥异。接之,刘教授深入分析了他们的话语机制,在严、辜二人如此悖反的论调之后,他们的发言其实仍有其连贯性,而我们只有在理解了制造这种“片面的深刻”的所以然,回归到原初语境,对严、辜二人才能有比较公正、客观的认识。

    最后,刘教授强调,跨文明认知本身就有一定随机性和任意性,严复对于中国与西方的认识制造了一个二分法,而辜鸿铭对于中国与西方的认识也制造了一个二分法,国人再通过他们去认知时,就变成是四分法了。我们应该看到,激烈的跨文化争辩会带来许多变形。严、辜二人对中国传统学术和西方文化思想都有深刻的认识,他们有着世界性的眼光,有更为广阔的视野,能够在一个更加宽广的系统中来看待自己的传统、自己的文化,所以,我们今天的批评在批评自己和批评外部之间也应当寻求某种平衡。

    刘东教授以敏锐的观察和渊博的知识大大拓宽了听众的思想视界,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报告之后,刘教授悉心解答了听众的提问,与在场听众积极互动,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此次讲座是浙江大学文科学术活动月系列讲座活动,由社会科学研究院和宋学研究中心共同承办。
 
(文 江涛/图 周鸿)